为期三个月的PMP考试紧张备考结束了,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含金量极大的证书,更是一种对自身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断学习和不断完善。收到5年的成绩后,我不仅出乎意料的欣喜,还无限感激蔡菊最近几个月的辛勤付出。
闲话不多,就说说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体会,希望能给其他还在备考过程中的同学一些指导和帮助。
01
相信的力量
在整个准备过程中,相信大家都会有以下的想法:
拿到PMBOK的书的同学,瞬间心里就有了心理障碍,感慨地说:“天啊,这么厚的书,怎么学?”打开内容看两章,又一个大的心理障碍出来了。内容很无聊,刚看的内容好像都忘了?这怎么测试?
开始备考的时候,我自己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后来我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我对自己说:“我相信老师们会帮我规划学习计划。我完全相信他们的教学质量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快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考点。”
所以,在以后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无条件信任老师,按照老师给你的计划一步一步走。你可能会说你平时工作很忙,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没关系,我已经这样一个多月了,我就是这样处理的。
如果时间紧迫,建议每天拿出半小时来研究谢先生的视频。谢先生的视频比较短,每次上完一节课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感觉必须先建立起来,对于构建知识框架非常有意义。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人不理解新概念。用手机备忘录写下来,然后抽时间看PMBOK,重读谢老师的讲解。
02
确立目标,执行计划
建立合理的
data-gid="14943140" qid="6542668471182824712" mention-index="0">学习目标,有质量和有效率的执行计划。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成功的一半,针对每个目标,结合老师制定的学习的资料,把学习内容系统化地归纳整理出来。时常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其中遇到阻碍、模糊不清和有疑义的知识重新学习、回顾和反思。如有必要,可以重整旗鼓,进行再一次输出。
实现知识的简化和吸收。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简化和整合,实现这些知识的内化和有效的应用。
03
建立框架
我们的大脑习惯将信息或知识串联、拼接起来,组成新的概念、理论和信息,再传递到负责记忆和行动的部门,转化为具体的成果或知识。越熟悉的概念,大脑越喜欢。“相关性”是大脑学习和记忆的主要原则。大脑在最具相关性的东西间建立连线,产生一张由新的知识之网。

下面这张图一定要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学习过程中,你要一遍一遍地结合这幅图链接你学的知识去思考总结。这个图记忆很好记忆,但是你能不能看着这张图在你的脑海中出现我们PMBOK里面每个章节的内容,并且你能有逻辑性地讲出来,这就非常有挑战性了。


在看书过程中,下面的汇总表按照这个框架总结一遍,在复习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这张表格重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04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输出
以教代学,用输出代替输入。模拟一个传授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知识讲给别人,用以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我在备考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就是使用这个方法突破,经常对着自己的手机说,然后自己听自己的录音,不够明白不够清晰那就重来,直到自己能有逻辑的表达清楚这个难点。或者可以发到喜马拉雅等这些平台上,让大家听进行评论,通过大家的反馈,更能够获悉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次进行改进,达到彻底明白这个知识点。
当然,工作当中,将自己的知识点分享给同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以上就是我备考过程当中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文作者:才聚202106才聚PMP远程2班付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