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我们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招人,但是我们不能留住优秀的员工吗?
2.为什么老板这么累,总有他做不完或者控制不了的事情?
3.不努力就能让员工主动为公司着想?
4.遇到企业成长的瓶颈后,不努力收效甚微。
……
如果你有上述问题,那么你应该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合伙制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资金问题,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00后也开始在职场崭露头角。如今,不再是物质匮乏的时代。相比于薪酬,员工更注重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合伙制度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人才成为企业中的合伙人,不仅为公司工作,也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这种合伙制的本质在于激励,赋予有突出贡献的创始人、管理者和员工治理的权利,包括参与决策、分享利益、分担责任,即所谓的共识、共创、共享、共享、治理。
其实很多商业巨头早就实行了合伙制。华为早在1990年就引入了员工持股的概念,即让员工成为业务伙伴;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始于2009年。马云多次向阿里阐述合伙人制度的重要性,小米、万科等企业都采用了合伙人制度。事实证明,合伙制确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企业活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虽然我们无法复制华为、阿里、小米的超级团队,但他们选择的合作体系确实值得学习。
第一个是外在的伴侣,伴侣之间一定要在具体的事情上经历磨合,先谈恋爱,再结婚;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的合伙人可以成为合伙人;通过圈子里靠谱的人推荐圈子里的朋友,是寻找合作伙伴的捷径。
至于内部合伙人,除了职位、业绩、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价值观。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共同的目标和统一的价值观,才能团结一致,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内部合伙人还是外部合伙人,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合伙人。激活自己的伙伴精神,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企业与人才不再是博弈关系,而是构建新型的伙伴关系,从为老板打工到为自己打工,从而实现双赢。
采用合伙制度的企业家是明智的,他们明白企业持有
续发展的关键,不单在于“怎么做”、“做什么”,而更在于“谁来做”。把员工当成事业合伙人,给权利、给责任、给利益、给未来,他们才会与企业共成长、同命运。合伙人制中的共识、共创、共担、共享、共治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一、共识是合伙人精神的基石。指的是个人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有着相同的认识。通过共同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凝聚合伙人意志,释放各自力量。作为一个团队,彼此同心同德,有着共同的初心和信念,共同去面对风险和挑战。
二、共创指的是在企业中,价值驱动要素联动,合作协同创造价值,并以客户为核心形成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循环,使所有员工齐心协力持续奋斗。人人都尽己所能,没有人坐享其成。
三、共担是指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出钱、出力、出资源,愿意自我施压与担责。正因为共担,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才会转变成为合伙关系。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情怀,合伙人要共同承担公司发展的责任,共同承担公司经营管理的风险,共同享受公司发展的成果,共同享受公司价值的倍增,共同支持将公司平台做大做强。
四、共享是合伙人精神的核心,是指个人与公司共同分享成长的收益。既然把员工当成合伙人,就要与其共同分享企业的利益、资源与智慧,在企业内部建立共享平台,形成一个价值创造体。
五、共治是合伙人精神的另一个精髓。建立了合伙人文化后,员工不再是企业的治理对象,企业内部形成了新的治理规则,决策上移、责任下沉、权力下放、共同参与,员工与企业家、股东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建设企业,促进企业内部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一个优势互补的时代,企业家只有调集企业内外所有人才的力量,才能造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