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盲女创业的励志故事一夜走红!
上海女孩马因早产和吸入过多氧气而失明。2016年,她放弃了大学按摩专业,通过朗读成为一名音频主播,这是高中的爱好。同时,她成立了残疾人培训班,组建了20多人的团队,其中15人是残疾人。她在4年内录制了300本有声读物,收入超过100万元。
“你只是视力不好,不是脑子不好。”妈妈的话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创业,马玉清说有很多怨气,她想向那些在面试中拒绝过她的人证明自己;另一方面,由于马不想被同情,伙伴们仍然不知道他们是残疾人队。
《沸点》视频中的图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用自己的创业故事告诉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在互联网时代,盲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改变单一的就业模式,创造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的时代。
励志故事的背后,折射出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思维的底层逻辑。赚钱高手都见过这三点:赋能个体、平台生态、无形服务.
01
去中心化:赋能个体
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赋能终端逐渐兴起,为无数个人提供更多可能,改变商业生态。
比如近几年流行的有声书市场,催生了完整的有声书产业链和大量的从业人员。一批民营资本打造了集IP开发、内容制作、影视后期混音、声音小说制作、声音学院培训于一体的声音产业基地。预计2020年我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2.1亿元。
马立克印青,他们不想让合作伙伴知道自己是盲人,而是更喜欢通过语音输出价值,而这种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链接实现。
另一个例子是网络直播和社交电商,门槛更低,参与面更广,为新上线的个人创造了大量的交易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得其所者得其所。越来越多的超级个体正在出现。企业家的责任是创造资源来赋予个人权力,并给他们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可以预见的是,如何赋能更多的个体成功,将是下一个风口。
02
平台化:生态体系
未来是平台取胜的时代。
正如刘润老师所说,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
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这几年,不管是互联网新秀还是传统企业转型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是平台型的。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京东等等。互联网把人聚合在一起只是第一步,后面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平台,更垂直更细分。平台经济是未来10年的主旋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业者要么从一开始就想好去打造一个平台让别人来参与,要么就是加入别人已有的平台,借别人的平台做生意。马寅青创业励志之处在于,不仅自己做有声主播,还集合更多盲人朋友构建小平台,加入更大平台发展。
过去依靠团队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地找到合伙人;过去难以开展的小生意,现在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客户。
03
产品基础化:无形服务
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就是让人人都可以参与,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未来商业的最好出路,是不靠有形的产品赚钱,而是用背后的无形服务来赚钱。有形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趋近于0,而无形的产品的利润趋近于无穷大。
比如,书本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读书服务的利润越来越高;汽车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汽车的后服务利润越来越高等等。
在这个产能过剩时代,早就不缺产品。而缺少精神指导,缺少学习陪伴,缺少放松娱乐,还有身份属性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一下,在未来商业中,如果你是个体,必须加强专业基本功,打造个人品牌,找到适合的平台,不断精进提升自己。
如果你做企业,想办法创造平台生态体系,链接更多个体,用无形服务增强用户粘性,提供多场景优化服务,占据时间战场。
也许在未来,厉害的人都成为超级个体,厉害的企业做成超级平台,厉害的产品都在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