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怎样进拼多多平台卖货,如何做拼多多商家

创业或经营项目不仅仅是努力工作的问题。

雷军不止一次澄清了自己的“飞猪”理论:任何领域的成功,都需要一万小时的艰苦训练。没有基本功,他就是一个讲飞猪的机会主义者。

10000小时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可能有些夸张,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电子商务的运作中,纵观成功企业的历史,没有一个是靠运气生存的。即使他们能通过一定的机会有所成就,后续的基础和高级技能也是必修课(对于去年盈利今年走下坡路的商家,我们这里可能有几十个抱怨可以谈)。

早在2011年,数据化运营就受到了众多电商平台的重视和推崇。近年来,它在跨平台运营中的重要性大不相同。

也许电子商务可能只是你人生和职业规划的一个跳板,但通过数据的逻辑思维进行推论并应用到其他项目运营中,才是基础业务的重中之重。

你是怎么上车的?

举一个深刻的例子说明数据化运营的重要性:

当我听到“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在拼多多赚了100多万”或者类似的言论时,

商家A听后反应:当晚入驻拼多多,开始卖货;

商家B听后反应:问卖什么产品,然后找供应商入驻,卖这个产品;

商家C听后的回应:询问卖什么产品、供货成本、盈利模式、投资金额、月利润,然后根据品多多竞争产品的价格区间、销量、市场热度指数等数据分析自身供货情况,判断是否入驻品多多。如果有,根据站内数据进一步规划如何操作。

商家A和B如果是用同样的资金和精力做生意或者创业的话,成功率可能是5%(很多商家在煮完商家A和B的鸡汤后就已经翻车了),商家C的成功率可能高达80%。

你是属于C这种类型的商家吗?如果还不是,请收藏并关注这个专栏,以后你就是了。

抛开一般的业务体验,业务反馈的全过程都是由数据来管理和系统分析的,这就是所谓的数据运营。这种运营模式是项目(创业)成功率的基本保障。电商操作比传统行业的数据分析更简单易学,只要懂得加减乘除和简单的推理逻辑,就能入门,甚至达到巅峰。

透过别人口中的年入百万,自己该怎样操作呢?

所谓高楼平地起,系统了解电商运营的基础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复杂的运营思路和方案。

要学好数据化运营,先记概念

以下是一些电子商务中常用的数据概念(请记住以下基本术语,老司机重访时有惊喜):

一、店铺相关

访客数

进入商店的人数(例如,如果今天有100人进来看商店,今天商店的访客人数是100)

浏览量

同一访问者的多次访问(例如,一个人看到了2次/产品,这算作2次访问)

转化率

单位访问者销售的订单数量(例如,100名访问者销售了10个订单,转化率为10%)

>

客单价


每笔订单的平均成交金额


访问深度


平均每个访客的浏览量(每个人看了多少个产品)


SKU


产品的具体规格,例如白色大码、白色小码等


拼多多店铺DSR


指最近90天的描述相符/物流服务/服务质量三项评分的平均值(长期密切关注避免掉出活动门槛值)


访客价值


平均每个访客的成交金额


访客利润


平均每个访客能产生的利润(用于判断引流成本)


推广相关 >


质量分


对关键词推广效果的反馈,点击率越高,得分越高


资源位/展现位


产品的流量入口,例如搜索关键词排名第二名,爱逛街精选第一位。


曝光量


可以理解成多少个人看到过(还未产生点击),又称展现量。


点击率


单位展现产生的点击量,如100个展现产生了10次点击,则点击率为10%。


点击单价


每个点击消耗的费用。


投入产出比


一般指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报率),简称投产比,比如投了100元的广告,卖了300元营业额,ROI是300/100*100%=300%,一般就说ROI是3。


千次展现成本


每获得一千次展现消耗的推广费用。


人群画像


根据人群的不同属性进行分标签管理(例如性别年龄职业等),根据访客携带的标签来判断访客的身份。






二、拼多多店铺基本运营流程:


1、首先需了解自身类目的行业数据


分析竞争对手的具体数据(如竞品的成本,竞品的活动价和日销价),对比自身的资源评估存活空间,再根据投入的大小制定大致的目标规划(目标必须可落地,可执行度高,如月度目标)。


目的:判断自己做拼多多有没有钱赚,如果有,利润空间范围是多少。


2、做好产品规划,修炼内功


把目标根据类目的淡旺季进行拆分(不同类目不同规划):如服饰类,把目标营业额按每个季度的子类目热度按月拆分,分析具体月份需要的款式数量,再根据每个月的款式数量针对关键词属性热度进一步细化,规划AB款(尽量做备选款,避免某批新款见马克思之后手足无措)。


并做好款式的流量预算(参考公式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同时预判站内活动的节奏。


内功的具体内容有产品的标题,详情的卖点精炼,价格的定位,关联的产品等。标题代表了产品的属性,是匹配搜索流量的关键;产品的详情优化上,必须认清自身的客户人群,再考虑从哪方面去推荐产品卖点,价格的定位尽量参照同行,和分析自身的产品特性,避免定价过高无转化。


标品需要做好sku规划,例如A类sku引流,B类sku转化,控制单品的客单价。


目的:优化内功是为了引流之后可以最大可能得到转化。


3、打造爆款思路:付费OR活动


推广引流(付费)/活动引流打爆款(操作店铺的重中之重),流量入口分活动、搜索、类目、直通车(拼多多推广)四大类,每个流量入口适配不同的产品和规划。


例如使用直通车引流,通过分析产品在关键词的点击率对比行业数据分析款式潜力(直通车测款);或使用A类款在活动快速提升GMV并引爆搜索和类目流量,活动后转换成B类款使用直通车补流让产品稳定发育并收割利润,后续会详细描述。


标品的点击率主要受制于价格和销量,主图为其次(多类目标品数据分析的结果);每个活动推爆款的操作都不同,但思路是一致的,通过前期小亏或者平本的活动价竞争资源位,做出业绩之后拿到次级资源位之后再涨价获取利润(后续详细讲解每个活动细节)。


思路:不管选择何种打爆款的方式,用最小的产出做出最大的思路要牢记在心。


4、后期爆款维护,日常运营,新品接力


记录产品反馈的数据分析阶段目标完成情况,按照时间节点,根据已有数据分析计划完成进度,对比实时情况进行调整。规划只能是主线,实际执行肯定会出现偏差,如果出现思路错误务必及时调整。每天关注爆款的流量和转化率情况,无论是产品数据或推广数据,务必完整保留,监控全店产值,让店铺处于良性循环中。


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的行为可以清晰判断自己打造爆款的关键点,用于举一反三!


5、维护售后,强化CRM


每次大活动基本都会伴随着DSR下降,上活动前应该考虑这个问题,避免影响后续情况,同样在处理售后时也需非常谨慎。


订单状态不同的客户分优先级处理顺序为质量问题-错漏发-查件,质量问题应特别敏感处理,避免出现爆款差评置顶的情况,否则损失的就不是几块几十块。


CRM(老客户管理)一般用于快消品类目,这部分的客户回访的转化率较高,平台后续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体验。


目的:提高老客户粘度,降低推广拉新客户的广告成本(平台即将在这个板块放大招)。


看完这些,在拼多多应该分析哪些数据以及该怎样把控操作流程,大伙心里多少有点数了吧?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每个流程里的每个板块,细化并具体执行到位,即可让店铺稳中有进,长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