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方案格式模板范文 工作推进方案格式范文

来源:人民公安报

010—1010年,江西省公安厅党委精心组织安排,加强各条线指导,确保全省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协调联动、统筹推进、蓬勃发展。

加强组织协调,牢牢把握压实责任

江西省公安厅成立全省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例会、工作督导、专项督导、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结合全省公安队伍实际,坚持规则与规则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和发扬“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时代警察精神,锤炼艰苦奋斗作风,树立江西形象”教育实践活动和“警风建设年”活动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 研究提出具有江西公安特色的内容和措施,为市县公安机关开展教育整顿提供政策指导。

为深入推进顽疾慢病专项整治,江西省公安厅成立了专项督察工作组,由部门领导带队赴设区市11个公安机关,围绕“六大顽疾整治”“两大突出问题”等重点整治内容开展专项督察。同时,严格落实每日分析、每周调度机制,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梳理情况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切实加强业务指导、政策支持和协调配合。指导市县公安机关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列出整改清单,深刻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推动顽疾慢性病整体提升。

开展爱民实践,积极回应群众期待

江西省公安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教育整顿的实效体现和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具体行动中,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疑难杂症。省公安厅持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首批推出34项。

同时,持续深化公安“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引导各级公安机关在深化公安“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中体现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制定12项出入境便利措施服务全省引才引智工作,打造“江西公安服务人民网上服务系统”,实现“一网运行”,107项实现“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将派出所“户籍窗口”升级为“综合窗口”,统一办理18项高频交管业务,并在城市社区和派出所、出入境等地开展工作。

注重正常、长期、全面和健全的体制机制

为使铁规发挥力量、禁令兴盛,江西省公安厅坚持“立竿见影”与“立竿见影”相结合,围绕发现的问题找漏洞、整改,建立漏洞制度,推动整改措施制度化、整改结果长效化。聚焦有执法权、管理权、审批权的关键岗位,从执法、行政审批、干部任用、财产管理等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因素干扰,做到监督精准高效。大力推行网上执法监管,加快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对执法要素全流程、闭环式、可回溯管理,及时预警、发现和纠正执法办案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政治督察、政治巡察、政治谈话等制度,持续深化大督察工作机制改革,推进督察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完善督察专员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督察、巡察、审计、信访、法制、政工等部门的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调查核查联动机制,有力提升全省公安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效能。


红河:补齐短板 延伸服务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公安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补齐短板、延伸服务、优化流程,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在户籍管理方面,红河州公安局推出了老年人办理证件新举措,建立老年人办理证照“绿色通道”,简化老年人办理户籍、身份证、云南省居住证、出入境证件等照片采集流程,为老年人提供多种费用缴纳方式,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户籍业务更省心、省力。


在交通管理方面,秉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规范了交通违法处罚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实施“首违教育”“首违警告”;开展交通“流动服务”,建立交通流动服务小分队,定期或不定期进社区、学校、企业、政府机关、医疗机构等提供交管业务咨询和办理,开展“交管12123”推广应用、“零酒驾”严守宣传引导、交通违法的危害、交通违法业务办理解答等上门服务;推行车驾管“六办”,包括预约办、上门办、自主办、优先办、下乡办、网上办;实施“一次办”,即:实施办理机动车登记、机动车临时通行牌证核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审验等业务“一次办”,用户只需到服务窗口一次性提交相关材料审核即可完成。


在出入境管理方面,红河州公安局推行出入境证件容缺受理服务,对在红河州公安出入境接待窗口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的,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未带齐次要相关材料,申请人提交个人声明保证能及时补齐材料的,可先予受理,待材料补齐后签发出入境证件;推出“12367”出入境咨询服务,通过“12367”服务平台,受理红河州范围内业务咨询、意见建议等事项来电,为广大群众提供7×24小时优质、便捷的出入境管理政务服务。


白城:为民实践活动走心走实

公安机关开展为民实践活动以来,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紧紧结合服务需求和能力提升,持续推进为民服务走心、走深、走实。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0余个。


白城市公安局紧紧盯住关乎民生的侵财类案件,全面吹响破案攻坚的“集结号”。他们突出精准打击,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情报研判、合成作战,对电信诈骗、制假售假、系列盗窃等群众深恶痛绝的侵财案件,采取成立专班、挂牌督办的方式,对案件开展深挖彻查,形成了大案快破、小案多破的良性工作状态。活动开展以来,白城市公安局共侦破盗抢骗类案件202起,同比提升74.14%;抓捕犯罪嫌疑人220名,同比提升139%。


为切实强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白城市县两级公安局党委成员带头开展每日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化解各类信访案件17起;白城市公安局通过召开“企业家见面会”“警民恳谈会”,收集150条意见建议,确保每条建议都有回音、有着落。全市101个派出所社区(驻村)警务室与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对接,依托“大走访”,上门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209起。


白城市公安局紧盯社会治安防控,全面推广“村屯视频围墙”工程,提升农村技防效能;全市919名农村辅警发挥驻村优势,搭建警民工作群,及时了解农村治安动态,实现群防群治。在城区,坚持交巡、特警联勤联动,网格式、动态化、全天候巡控,守牢街面阵地。4月份以来,白城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6.8%、17.9%。


为民实践活动中,白城市公安局密切关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业务,积极推进“一门通办”改革,实现23项户籍业务集中办理,身份证补换领等13项高频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办事时长平均缩短40%。推出老年人户籍证件、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实施简化办证流程、增加服务设施等便利老年人举措。


此外,白城市公安局还推出“公安代办”服务,建立“警民交流群”近3000个,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民警代办、驻村辅警捎办服务609次,让群众“少跑路”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