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领域,签《内部承包合同》或《内部承包协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内部合同的效力会随着签订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也有一些情况看似是内部合同,实则可能是挂靠或者非法分包。
为了让广大工程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规避风险,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本文中,建永工程款解决中心就围绕内部承包合同的一些要点问题进行分析。
内部承包合同的定义
内部承包是建筑企业的合法经营模式,是指建筑企业与其内部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员工之间就具体业务及相关作业进行的权利义务安排,以调动公司积极性。一般来说,内部承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承包人须为本单位人员,即为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承包人以使用单位的财产为主,自己投入的财产仅占次要的地位;内部承包虽然是自主经营,但企业对其管理相对紧密。
内部承包与挂靠、违法分包的异同
隶属关系一般属于无资质或资质不足的企业和个人以具备资质的企业名义参与投标、订立合同、办理相关施工手续、从事施工等承包工程。违法分包,是指建设单位在承接工程后,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将单位工程或者部分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施工的行为。
实际上,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各地法院往往会重点审查是否签署劳动合同、是否缴纳社保记录以及承包人是否主要使用了施工单位资金并接受管理的问题来确定是属于内部承包又或者是挂靠、违法分包。
内部承包的法律关系
,满足内部承包时,主要分为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承包人对外展开经营活动时,都会被认为是职务代理行为或者表见代理行为,因此一旦产生相关责任,都需要施工企业连带承担责任。 p style="font-size:15px;">而在承包人和施工企业之间,则有不同意见,有的法院认为,内部承包属于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双方并不是处于平等地位,所以应该适用《劳动法》来处理。也有法院认为,即便是内部承包,双方也是平等地位,合同是自愿达成的,产生纠纷应属于合同纠纷。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实践中,按照合同纠纷处理的情况更为普遍。
内部承包的风险
内部承包是一种合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其与挂靠、违法分包以及转包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实践中有时候很难区分是这几种行为之中的哪一种。更多工程款问题请点击咨询!若被认定为挂靠、违法分包或者转包的话,那《内部承包合同》将被判定为无效。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签订《内部承包合同》之后,需要对承包人对外产生的责任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员工工资、农民工工资、材料款等等。同时,虽然施工企业不负责具体施工,依然要承担工程质量、工期等责任。

结语
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经常会让不具备资质的人来施工,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但实践中依然确实有不少企业以内部承包的名义瞒天过海,但这种行为终归是违法行为,一旦因产生合同纠纷,法院会判令内部承包协议无效,施工企业会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后果,甚至可能会被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而情节严重的,会被吊销资质证书。
同样的,实际施工人也可能会因为内部承包协议无效,导致许多权利诉求无法实现,很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最后却拿不到报酬。因此,所有工程人都应该依法施工,可以采用内部承包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但最好不要以内部承包之名行挂靠、违法分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