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电子协议,很多人会把它等同于电子合同。其实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电子协议是指纸质合同的电子版。无论签订前还是签订后,电子协议只能作为纸质合同的复印件,便于备案和核对。一旦发生法律纠纷,需要出具纸质合同原件。
电子合同的法律定义是以电子形式订立的合同。根据《电子签名法》,拥有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商务法》指出,电子签名技术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了在线订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电子合同的签署可以在线完成。
与电子协议相比,电子合同是纸质合同网上签署的一种形式,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的签署效力。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署系统和第三方证书保证金可以保证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那么,电子合同和电子协议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区别呢?
1、签约主体的身份认证
由于电子协议是纸质合同的电子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体认证无法保证真实性的情况。电子合同通过平台签署时,签署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方式包括提供营业执照、法人或代理人身份信息、人脸识别等。并接入公安部、工商局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确保签约主体身份真实。
2、安全保障
电子协议签署后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没有第三方存管机构存储证书。纸质合同签订后,也进行仓库管理,容易导致伪造、篡改等风险。电子合同通过平台签署,平台使用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签署的文件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一旦上传就不可篡改,保证了所签电子合同的客观性和原创性。签署的合同与第三方存管机构一起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