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有自己的特点,投资少,利润快。为电子商务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议高校采用“双创”教学模式培养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包括“双创”教育理论的定义以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并肯定了其价值。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不足,了解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制定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强化人才培养效果,为电子商务行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1.“双创”教育概述
“双创”教育明确了:“双创”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对未来发展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具有风险规避和风险管控意识,从而凸显新时代人才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各行业储备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培养全面型、复合型人才。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高校采用“双创”教学模式培养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同时,“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优化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规划,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不足
2.1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高校延续以往专业课的划分方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技能,忽视了当前电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以做好市场调研分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2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简单定义为“电子商务模式”,重点是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网页设计与维护课程建设、PS技术与数据开发教学。但由于它保证了一定周期内相关课程的重叠,导致各种微课程之间衔接不畅,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之间存在差异。
2.3教师“双创”人才培养经验有限
我国部分高校虽然应用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但教师经验和实战经验不足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中,业务和企业管理人员较多,其次是高校辅导员和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上有一个主要特点,往往侧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实战经验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学,导致教学质量差。同时,高职院校制定的课程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4忽视校园创新创业教学
-size:15px;">高校所增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主要包括《职业商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这两大课程,而且这两大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一学期和最后一个学期。尽管高校这一做法,确保校园创新和创业教学独立性,把其设置在专业教育以外,但是基于教学间隔过长,各个学期教学无法连贯,也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举措
3.1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目标制定环节,高校要紧紧围绕创新和创业这一主题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期间,也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建设完善和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期间,也要适时和灵活调整人才培养化以及培养周期,听取多方的意见与建议,做好市场调研活动,在经过专家讨论之后,在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3.2做好专业课程设置工作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期间,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下表1,“双创”专业课程分类与课程内容。
①增设“双创”素质扩展相关课程:包括专业技术与技能实训课程、管理实务课程、沟通技巧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认知与实习课程等。
②增设“双创”专业核心教学课程:包括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训课程、各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课程、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客户服务课程、网络营销课程、文案策划课程以及网页设计与网店美工课程。该部分课程应在大一以及大二阶段就要开设,课程的内容应涉及到电子商务创业所必须具备核心技能,这样利于为后续的“双创”课程开展打好基础。
③增设“双创”实践教学课程:课程包括专业定岗实习课程、专业跟岗实现课程以及线上创业课程与网店运用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企业实习活动,不断去实践和提升自身,积累经验后创建团队开展实践创业活动[2]。
表1 “双创”专业课程分类与课程内容
课程分类 | 课程内容 |
“双创”素质扩展相关课程 | 专业技术与技能实训课程、管理实务课程、沟通技巧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业认知与实习课程 |
“双创”专业核心教学课程 | 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训课程、各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课程、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客户服务课程、网络营销课程、文案策划课程以及网页设计与网店美工课程 |
“双创”实践教学课程 | 专业定岗实习课程、专业跟岗实现课程以及线上创业课程与网店运用课程 |
3.3建高水平、能力强实践型师资队伍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师资团队建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缺失成熟教学经验、管理实战的经历以及创新和创业的体验,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够显著。针对此类问题,学校方可以尝试通过建设政校行企的模式,要求成功和具备成熟经验人士和本学校教师组建教学团队的模式培养人才。
在人才培养期间,重点对创新创业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工作技巧等进行讲授。并创建一个政校企行企共同交流的平台,为高校学生、在职教师以及成功创业人士提供一个有效交流平台,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强化教师以及学生不足之处。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与成功人士交流,了解人才培养重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其在和优秀人士交流过程中,可以尝试与优秀成功人士进行交流,了解自身需具备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才日后重点学习和提升自身。
3.4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和创业氛围
高校应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增设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把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和学分改革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创业实践,并以此来置换学分。高校在与政校行企进行合作期间,必须确保自身资金的充足,适当地提供资金与政策和人员方面的帮助,在校园内部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组建高素质和能力强的创业团队,增设适合的创业项目,以此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社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使其增加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落实人才培养职责,结合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趋势,增设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把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就业指导、管理与沟通技巧、客户管理维护和专业基础技能的实训等作为扩展课程,把网页的设计以及文案策划和网电美工等作为核心课程。并在具体教学期间,把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以此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环境,通过创新和创业意识以及能力培养,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师资团队建设,只有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和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巧.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21,(07):78-79.
[2]王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78-79.
[3]王宁宁.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