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与创业有关的法律包括,创业的法律边界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国风。

夕阳下,几十米高度的龙门吊随着警笛缓缓前行,周围的焊接噪音不断传来传去。小型叉车装载着零件在工厂里来回穿梭。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位于江苏仪征的江苏九洲造船有限公司船厂看到的繁忙景象,但几个月前,该公司仍因船舶交付延迟而困扰,或将面临巨额赔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江仪征岸线造船企业很多工人无法正常上班,物资无法正常到达,船舶订单无法正常交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仪征市司法局指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法律服务队,对造船企业进行点对点的专项法律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向30余家造船企业发出书面不可抗力函,为不少造船企业避免了总计约1.2亿元的直接损失。

2020年以来,扬州市聚焦“与法同行、与企同行”“四进四送”等活动,紧跟区域特色产业重点法律需求,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培育专业法律服务队伍,为特色产业织牢风险防护网,着力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和经济波动、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区域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法律助力。

组团服务促发展

2007年6月,从事造船业近20年的江苏九洲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甫,被仪征的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所吸引,在长江岸边创办了这家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造船企业。

“这是我们正在建造的一艘1000万吨货轮。目前,我们还有一些来料加工订单和其他船厂的合作订单……”陈俊甫指着码头上正在建造的船只,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目前的业务。

订单让陈俊甫不用担心企业的发展,优质贴心的法律服务也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公司经历了长江岸线整治和新冠肺炎疫情。得益于法律服务总队的专业服务,我们不惧风险,对公司的扩张发展更有信心。”陈俊甫说。

“航运企业发生纠纷时,往往面临标的金额过大、专业技术复杂、上下游企业众多等棘手问题。通过成立专门的团队,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为这些企业提供可行性方案。”九洲航运法律顾问、江苏郑虔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爱红说。

“疫情期间,我们成立了5个专门的法律服务小组,局领导带领团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复业经营中可能涉及的各类法律问题,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优良的法律环境,让企业愿意来、愿意留。”仪征市司法局局长吴志彬说。

不仅在仪征,2020年2月,扬州市司法局还成立了涉及民政、刑事、行政、劳动、医疗等6个专项法律服务组,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论证等专项法律服务。同时依托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总队,为当地民营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普法讲座等法律服务,组织律师为企业进行法律考试3500余场,提供法律论证、合同审查等服务近4000项,组织各类法律讲座600余场。

精准服务防风险

“在走访园区多家企业进行体检后,我们发现科技、电商、互联网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平台治理等方面对法律服务需求旺盛。”江苏琼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20年4月,扬州市司法局、市工信委、市律师协会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扬州市2020年度“法企同行”系列活动通知》,重点以“送法律指引”“送普法讲座”“送法治体检”“送法律服务”等“四送”为活动主要内容,成立23个法治体检服务组,深入重点行业、产业园区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现场咨询的方式进行法治体检,出具法律体检报告和专业法律意见。


记者了解到,对未聘请法律顾问的中小企业,由全市律师事务所“一对一”结对共建,提供一年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开展两次以上普法讲座专项活动。对航空船舶、信息科技、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和科创企业,由扬州市律协牵头组织专家法律服务团赴相关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提供“保姆式、全过程、全方位”的专项服务。


此外,扬州市各县(市、区)还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确定至少一个重点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各县(市、区)组织法治体检走访企业不少于50家,市直单位“法治体检”走访企业不少于100家。


链条服务助升级


2021年4月下旬,扬州市司法局组建的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法律服务团接连走访九洲船业等4家船舶制造公司,深入企业车间、船坞码头,实地了解船舶制作流程、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情况。


“此后,服务团会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研判企业当前存在的生产经营风险,并形成产业链风险防控报告以供企业参考。”法律服务团团长、江苏华朋律师事务所主任蒋敏告诉记者。


今年4月2日,扬州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印发《律师行业精准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和市场主体合规管理需要,成立了高技术船舶、智慧城市、旅游用品等3个产业链法律服务团,以“法企同行”“百所连千企”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帮助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共性问题。


“产业链汇聚众多市场主体,其生产要素流动和产品营销等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同质性,其合规管理、风险防范和法律服务需求也具有共同点。”扬州市司法局局长苏满满道出成立产业链法律服务团的初衷。


“同时,这项工作也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会议的要求,特别是省司法厅近期出台了《关于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的意见》,我们就结合疫情期间服务企业经验,提出建设具有扬州地域特色产业链全流程法律服务团队。”苏满满表示。


根据《实施方案》,每季度由各产业链法律服务小组组长带队,组织专家、律师走访产业链企业一轮,共性问题由服务组成员与企业经营者等共同研究标准化解决方案,个性问题小范围定制解决方案。此外,各产业链法律服务小组每季度还将从专业角度对产业链存在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一次研判,并于每年年末发布产业链风险防控年度报告。


“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其间还将持续为中小微、成长型企业提供法治体检、进行民法典宣讲等,还将针对产业链上的企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扬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姚爱国介绍。


就在不久前,智慧城市产业链法律服务团为该市一家智慧城市产业链企业处理微信电子证据问题时发现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也存在相似问题,遂专门组织《关于微信电子证据应用》普法讲座,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今年以来,扬州司法行政系统已先后组织专家律师走访企业260多家,组织开展法治讲座50多场次,开展各类法律咨询800多人次。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