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薯藤

按道理来说,红薯是喜光的粮食作物,每天需要8-10个小时的光照,否则会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植物和根块(红薯)的异常生长。
但红薯是喜水作物,树木适当遮阴也能保护土壤水分的流失。
红薯藤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农民通常将红薯藤切成20厘米左右进行移栽,然后直接埋在土壤中就可以生存。
红薯基本无病害,害虫主要控制地下害虫,藤蔓不定根特别发达。如果不是种在地里,基本上没必要刻意管理。
本文描述的红薯藤对光照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这种不针对红薯根部的种植,每天只需保持4-6小时的光照就能正常生长。
红薯藤原本是农民喂猪的饲料。现在它已经成为市场上常见的蔬菜。比如红薯叶可以和面条一起蒸,拌上蒜蓉酱香油,风味独特;红薯茎带叶,红薯藤尖嫩,可以用油炸,吃起来滑嫩爽口;去皮后的红薯梗可以先冷藏再冷冻,口感酥脆,风味独特。
目前市面上的带叶红薯梗平均能卖1元/斤。此外,红薯藤蔓再生能力强,可在春季种植,生长期可持续到初霜前后,漫长的采摘期也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种植收入。
考虑到红薯喜光的特点,即使是以红薯和藤蔓为主种植红薯,也要考虑光照的问题。因此,种植红薯和藤蔓原则上应与观赏树或早生果树套种,但不适合过于茂密的森林。
二、南瓜
和红薯一样,南瓜藤(嫩尖)也是一种绿色时尚的蔬菜,可以冰镇也可以油炸,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南瓜也喜欢光,但是怕热。把它种植在不是特别茂密的森林里,既不会影响太多的光照,还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南瓜生命力强,分离藤蔓能力突出,基本无病虫害。只要熬过了苗期,森林里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杂草和积水,所以整个夏天不用担心吃不到南瓜主题的蔬菜。
三、木耳菜
是菊科的一种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生长旺盛、分枝多、耐高温、耐潮湿、耐旱、耐土壤性差的特点,但在一些轻树下也能正常生长。它可以被设置用于攀爬,也可以被引导在树上攀爬。它丰满的嫩叶每天都可以采摘,它可以煮汤,作为面条的配菜,炒或冷拌。它气味独特,口感滑爽,营养价值极高。如果在市场上采摘销售,即使森林里种了几十棵树,也能保证每天都能采摘销售到新鲜的艾蒿。
rack="32">四、苋菜
苋菜被称为长在田间的“补血菜”,特别是野生的反枝苋,更是小时候煮面条的常用菜,以采摘嫩茎为食,采摘后的植株还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属于越采摘越旺盛的蔬菜。

苋菜和木耳菜一样,也属于生命力顽强,能适合多种生长环境,具有易种植、耐潮湿、可以粗放管理的常见蔬菜,即便是在树林下种植,也能正常生长,不过树林下种植的苋菜,嫩梢一定要及时采摘,不然在高温环境下,短日照会加速抽薹结种,不利于高产管理。
苋菜极少发生病虫害,属于种植之后,只需要采摘而不需要管理类型的蔬菜,如在林下大面积种植,要确保肥力的供应,小面积撒播,任其生长就行。
五、马齿苋
马齿苋既是中草药又是野菜,如今已开始实现大面积人工种植,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时尚特色蔬菜。

若论生命力顽强,恐怕没几种植物能够和它比拼,据实验,将从田间拔掉的马齿苋,扔在高温下的水泥路面上,经过月余的暴晒,再遇到充足的水分和土壤后,竟然还能恢复生命活力。
正是因为马齿苋有极强的再生能力,这才被现代人青睐,马齿苋逐渐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就足以证明其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马齿苋本身就是田间杂草,即便在高大的植株下,也能茁壮生长,在树林下同样如此,只要搞好杂草的铲除和肥力保证,林下马齿苋就能给你想要的惊喜。

六、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植物,也是常见中药材,由于有着较好的清热去火的功效,和苦瓜一样,近些年被开发成了苦味蔬菜,逐渐受到消费者的热宠,如今在城里超市及菜市场,经常能看到蒲公英的身影。
蒲公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安徽省亳州市,当地农户习惯在树林下种植蒲公英,每到春季来临,林下的蒲公英花陆续绽放,成了一道别样的乡村风景。

树林下的蒲公英,一年可收割2-4茬,虽然和大田种植相比产量低了很多,但能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也算是额外的收入了。
“万物生长靠太阳”,以上六种近些年爆火的时尚特色蔬菜,即便是在树林里,也能正常生长,但在遮天蔽日的树林下,除了没有产量要求的杂草,就只能种植一些没有阳光要求的蔬菜了,如保护棚种植蘑菇、韭黄、蒜黄等特色蔬菜,同样能起到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