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机遇期
把握深化“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强化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窗口期,充分激发体育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体育实力体现综合国力,积极筹备举办高水平赛事,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相辅相成
体育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特色领域。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按照体育产业到2035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要求,需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大局中统筹考虑体育产业,特别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机遇期,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技术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教育培训、用品制造、设施建设等细分领域的深度应用,有助于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建立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国内产业新模式,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为深化消费潜力、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创造新亮点, 也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开拓行业“龙头”
抓住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窗口期,充分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激发。因此,需要继续优化举办体育赛事、建设全民健身设施的审批流程,同时不断完善竞赛表演、运动训练等重点市场领域的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高风险体育项目的运营监管,积极探索新兴体育项目的监管模式,积极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在产权转让方面,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动赛事举办权和体育场馆经营权公开交易,支持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孵化平台,培育“专精新锐”的体育企业。此外,要多措并举,确保退役优秀运动员自主创新创业。
体育实力体现综合国力,积极筹备举办高水平赛事,有助于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相辅相成。体育这个“世界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功能,可以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我们要努力筹办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把一场简单、安全、精彩的赛事奉献给世界。对于大运会、亚运会等世界级或区域性大型体育赛事,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为更高水平开放注入更多正能量,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此外,通过与体育部门积极协商
《人民日报》 (09版,2021年8月16日)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身份证: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