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过程的核心 创业公司拉牛人入伙的核心关键是

最近有个朋友给我发了招聘信息,要求在一家创业公司做营销运营经理,工资10k-15k。她说她想试试这个职位。

我看了一眼招聘信息,小心翼翼地告诉她。这个职位的工资看似还可以,但实际上我要负责微信、微博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撰写公司的各类宣传文件,协调整合资源负责营销,策划实施各类营销活动。

也就是说,这个职位不仅仅是把钱花在这个员工的经验和能力上,更是看重他聚合资源的能力。是否可以依靠员工做营销活动,如展览、讲座、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媒体活动等。你需要这些对接资源。

既然招聘需求这么高,但工资只有10k-15k,年终奖和项目提成还没写,还算不错。

事实上,如果一个员工有能力聚集资源,他就应该得到更高的工资和头衔。

进入职场,很多人总想打磨自己的战斗力,等待有一天,自己的光芒会被发现,被提升。事实上,聚合资源或固定核心资源的能力比专业能力更成功。

聚合资源的第一步是找到这些资源供自己使用,也就是拓展人脉,了解更多资源。

对拓展人脉的误解

在谈论如何扩展网络之前,我们需要澄清一些关于扩展网络的误解。

很多职场人认为参加社交活动不重要,不适合去勾搭大咖积累网络资源。他们宁愿埋头学习更多的知识,也不愿与外界接触。

不愿意主动交朋友的人主要有三个误区:

首先,说到扩大人脉,很多初入职场的人简单理解为“拍马屁”,但如今,年轻人并没有被父母的奶水宠坏。他们自信自豪,绝不会放低自己,主动接近大咖。

事实上,扩大人脉并不意味着放低自己去迎合别人。如果为了礼貌地给他倒茶倒水,主动约了一个大咖,那不叫积累人脉。真正的人脉积累,是厘清双方的价值,在未来交换价值。双方站在同一立场,并不代表主动的人是自卑的人。职场人有必要积极自我介绍和营销。

其次,想深一点,我们之所以不敢主动抢占资源,是因为害怕被别人拒绝,只会主动接触与自己亲近的人。这样的人不太安全,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安全区。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如果相信酒的香味,不想刻意去了解人脉,很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其实没有好的平台来帮助展示,也没有优质的人脉来代言自己。即使你有能力有本领,你还是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即使拒绝,也只会回到原点,不会有损失。如果你偶尔突破自己的安全区域,你可能会获得不同的风景。

最后,职场上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需要趁热打铁,太注重拓展人脉会浪费时间在学习和提高上。

然而,80/20法则告诉我们,80%的学习对你的成长影响不大。如果从三年后的角度来看,是沉浸在学习中重要,还是跟着大咖走,学习大咖的观点,模仿大咖让自己成长更快?

人脉资源是成事之人必要武器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能够完成一件事情的人,往往都是能够聚合资源的人,比如mobike的创始人胡玮炜,就是一个聚合所有资源达到人生巅峰的典型例子。

“当我还是一名记者的时候,最让我开心的是你去了现场,你遇到了很多机会,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然后你抓住了那些,然后你实现了你的目标。”

成为独角兽的总裁

前,胡玮炜利用记者的身份和行业内顶尖人士打交道,结识了很多大佬,积累了广阔的人脉资源,相当于为她之后的创业多铺了许多道路。


创业,钱是最大的焦虑,胡玮炜找了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作为天使投资人,李斌不断拉圈内投资人入伙,从天使轮到E轮,从李开复到马化腾,搞定了李斌这个核心资源之后,钱不再是胡玮炜创业脚下的绊脚石,更像是火箭助推器,帮助独角兽一飞冲天。


在管理运营逐渐庞大的公司上面,胡玮炜将聚合核心资源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创业过程千难万阻,胡玮炜搜集了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库,找来汽车大神王超亲自操刀设计摩拜单车,找来前摩托罗拉工程师杨众杰为摩拜设计智能锁,找来原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担任CEO推动摩拜成长壮大。


然后,胡玮炜专心做好摩拜公关操盘手,用自己擅长的事情为创业这件事添砖加瓦。通过自己建立的人脉圈,胡玮炜撬动了所有的资源,终于是把共享单车这件事做成了。


究竟如何积累人脉?

①明确定位


在商业模式分析中,核心资源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企业自身的护城河,依靠核心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在商场对战中明确自身定位脱颖而出。对于个人来说,也应该如此。


本身就不在大咖的圈子里,初出茅庐没能力没资源,大咖又怎么会理你呢?所以想要拓展人脉,勾搭上行业大咖,第一步则是要明确自己的价值。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在“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才能引发后面的交往。价值,可以是我所在的公司平台,比如我如果是置业顾问,那么我可以比大多数人知道更多的房地产信息,可以是我的爱好,比如我会茶道花艺,那么我可以教给别人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可以是我的思考,我的金钱,我的个人品牌...


首先你应该梳理自己的优势所在,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准确地出击,就算此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没关系,用时间来积累,经历打磨了独特的不一样的自己,经历也是个人名片的一种,获得过某些不一样的体验,比如攀登过珠峰,去过非洲支教等等,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价值定位。


②主动链接


想要链接到大咖,还需要有意识主动地进行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观察大咖的行为、演讲、文章,通过观察,去思考大咖的思想,他们做人处事的方法,去思考与自身特点相契合的地方,整理出一套和大咖相同的思考逻辑。


主动留言、邮箱沟通,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呈现给大咖,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还可以购买大咖课程,链接大咖和周边优秀的人,创造更多的链接故事。


潜意识的力量非常强大,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你就会找出很多条道路,走到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地。


著名广告人小马宋为了勾搭上知识付费领域的头部大咖罗振宇,以罗胖见面会为契机,成功拿到罗振宇微信和电话,此后又与罗振宇单独约聊,策划“甲方闭嘴”活动,利用自己在文案方面的特长,为罗振宇设计跨年演讲的海报。


小马宋回忆起如何勾搭上罗振宇,他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地遵循了美国中情局官员“联系”目标对象的方法:


中情局官员会花费大量时间针对目标对象制作个性化“钩子”,包括3个因素:初次见面的理由,建立联系的理由,持续见面的理由。


主动观察目标动态,设立钩子,是链接大咖的不二法则。


③洞悉需求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演讲表示,现代人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时间浪费在算计中,如果少些焦虑和烦恼,多为别人着想,多做利他的行为,和客户一起心灵成长,才能得到最好的回报。


营销3.0的本质是利他,积累人脉资源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利他,洞察大咖的深度需求,为大咖提供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才能稳固彼此的交换关系。


曾经看过一个知名出版人分享她这些年与知名艺人大咖相处的秘诀。


她说当年刚当上记者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经验和背景,想要采访大明星非常的不容易,她通过微博等渠道私信明星自报家门并说明来意。


“我是某某报社记者,想采访您,如果能获得采访机会一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采访稿写好,争取最好的位置。”


一无所有的时候,只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保证来让自己得到一个机会,当她有了名气以后,她依然为艺人大咖们捧场:


明星线下有活动她到场采访,不能采访送蛋糕和鲜花;


有潜力的作家开签售会,她主动帮忙联系大咖帮忙捧场站台,帮忙对接媒体资源;


所有的利他,情感链接与付出,是深度勾搭陌生人和大咖,获得好感的桥梁。


总结而言,拓展人脉不意味着“拍马屁”,相反,积累人脉资源是价值交换,和牛人聊天,不能仅仅是学习知识,同时也会提升自己的认知。自然,有牛人做背书,自己的逼格也会得到提升。所以我们应该要有意识地积累资源,明确自身价值定位、主动链接大咖资源、设立沟通钩子、洞悉大咖需求,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和更高势能品牌绑定,从而获得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