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自动售货机漏洞免费拿饮料,自动售货机创业

为了吸引人才落户城市就业创业,各地出台了优惠政策,比如,被认可的人才可以优先通过抽签买房。然而,据新华每日电讯近日报道,江苏南京出现了一种现象,一些中介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挂靠”、拿资质证书等方式,帮助购房者伪造“人才身份”。就算你花几万块钱办个证,差价也能赚几百万。

对此,南京官方近日回应称,正在与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一旦发现事实,就严肃处理。

“花两万、挣百万”,如此包装“人才”只为炒房

“现在,人才买房的资格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如果我不能再摇房子,我必须想办法得到一个。”一位购房者说。

近日,记者走访南京部分楼盘开盘现场,发现部分新盘综合“中签率”不足20%,有的甚至有个位数。许多普通购房者参加了几次新的彩票,但都没有成功。

受调控政策影响,部分地区新房与周边二手房存在“价格倒挂”,买新房甚至意味着“净赚百万”。持有“人才购买资格”彩票的人,购买概率会更高。

从2020年开始,南京将拿出20%到30%的新推出商品住宅,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人才。购房人应具有较高学历,在公认的高新技术企业等机构工作,并有社保缴纳记录。

然而,为了吸引人才,城市提供的优惠住房被一些非法中介和房地产投机者视为商机。

“还傻傻摇号?帮你走捷径。”"专业代理人有资格购买房屋."在售楼处和闲鱼等二手交易网站附近,记者发现不少中介打出的小广告。添加中介微信后,还可以刷刷经常发布的中介人才购房资格、大学生租房补贴等信息。

记者暗访了南京江宁大学城附近的一家中介机构。虽然这家公司位于繁华的购物中心,但它并不悬挂商店招牌,更不用说任何警告标志了。

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可以办理“人才购房资格”,费用约2万元,申请批准后支付。他还表示,这项“业务”从2020年就开始开展了,每次人气倒挂市场开启,咨询量都会激增。“平均来说,一个月交易七八个订单不成问题。”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变更,并将从此前的“出行规划”变更为“房地产信息咨询”。宋氏负责人表示,这一变化将使公司在与外界合作时更有正当理由。“但业务内容无法写入业务范围,更不可能开具发票。”

在南京浦口区桥一路的一家房产中介,负责人甚至声称可以带记者到政务大厅现场办理,拿到资质后再付款。

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张辉告诉记者,对于一个热点区域的一套二手房价格,有一套倒挂的房子,可以优先考虑“人才购房资格”,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的花几万操作就能拿到100多万元,这就驱使买家和中介去冒险。”

中介:代挂靠高企、代缴社保、代考试,一条龙服务

多位中介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种方式操作“人才购房资格”。45岁以下的可以号召高新技术企业等“戴帽机构”,缴纳一定期限的社保;年满45周岁的还可以获得高级技师证书,相当于资格博士学位。

记者在南京人才住房网发现,目前已注册的人才住房企业超过3000家。只有在企业名录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有资格申请购房。

有中介说,他大概跟七八家高科技企业有“合作”。钴

利润。此外每个月缴纳的社保,需购房者额外支出。他同时向记者“支招”,房价蹭蹭上涨,要抓紧把社保从原单位先断缴,可以请人事主管吃吃饭、“表示表示”。


除挂靠高企,还有中介提供代考高级技师证书业务。因受工龄年限要求,所以购房者年龄必须满45周岁。中介表示,“基础笔试”和“技术实操”都可“安排”。“只要配合把流程走完,能写对名字和准考证号就行,证书下来也可办人才购房资格。”


记者采访中发现,各家中介对政策优惠可谓“吃干榨净”。除人才购房资格外,还代申请租房补贴。为不符合要求的本专科毕业生,代办职业证书或虚构租房合同,收费5000元左右。办理成功后,可享受每月600元,3年共计21600元的南京市毕业生租房补贴。


宋姓负责人说,公司之所以开在大学城,就是想为“人才”服务。从毕业生租房到人才购房,他都时刻关注政策动向。“吃政策饭,包办一条龙,自己也是为城市留住人才‘操碎了心’。”


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商学院教授耿强对此评价,好比俱乐部花大价钱引进足球明星,本来想引进“梅西”,结果引来的却是“假梅西”。不仅花的钱“打了水漂”,公众还可能会质疑政策的执行力。


防范打着“服务人才”旗号“投机炒房”


耿强指出,这种政策套利会减弱城市引才效果。建议决策部门可在政策执行2-3年的阶段,花一部分精力来评估人才购房政策效果。“而且要能够量化,花了多少钱,拿出了多少房,吸引了多少人才,质量如何。”


张辉等房产市场专家表示,这种虚构人才身份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破坏房地产调控大环境,对自住买房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人才购房政策,需要给政策一定时间做进一步调整。


多位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房产交易市场和“人才戴帽企业”的监管。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企业人员频繁流动和社保短期异动信息的追踪。


此前,南京市相关部门也出台方案,延长对人才社保记录的时限要求,并规定企业骗取《人才购房证明》的,取消该企业所有人才购房申请资格,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并向社会公布。对个人造假炒房的,取消人才购房资格,收回房源,2年内不得享受人才购房政策。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丁宏指出,人才安居政策只是城市吸引人才很小的方面,最终还是要依赖城市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甚至人文环境。没有这些作为支撑,城市地价、房价终将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理性水平。


利用人才政策炒房?广州、杭州密集“打补丁”


为了堵住部分人利用人才政策投资炒房的“漏洞”,近日,广州、杭州相继调整政策。


4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的通知》,此次通知的重点主要包括对广州9个区个人销售住房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变5年;人才购房需1年社保。


对于享受市辖区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单身(含离异)人士,购买商品住房时,须提供购房之日前12个月在人才认定所在区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缴纳证明,不得补缴。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伙同他人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等骗取人才购房资格的行为。


分析人士指出,广州这两年在人才导入方面力度很大,但是也间接带来了购房需求明显上升的情况。所以此次填补了这样一个漏洞,即人才购房也需要一年的社保。这样就进一步打击了“假人才真炒房”的行为,具有非常强的导向。


4月以来,广州已连续两次出台楼市新政。广州于4月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通过享受人才政策新购买的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近日,杭州也再一次为人才购房政策“打补丁”。2021年4月13日,据杭州日报,4月9日起,高层次人才购买二套房,无论单身还是家庭,都与普通购房者一致。单身人才不能购买两套房,人才家庭落户杭州须满5年方可购买第二套房。


这已经是自去年4月杭州推行人才优先摇号政策之后,杭州第三次对人才购房政策进行的升级调整,在此期间,杭州楼市高歌猛进,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杭州新房房价涨幅为8.9%,房价表现仅次于东莞。


部分城市对人才购房大力补贴


与广州、杭州等热点城市不同,许多弱二线城市乃至三四线城市,对人才购房进行相应补贴,依然是他们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方式,另外,这类城市普遍房地产市场交投不活跃,适当引进人才,也能起到“稳市场预期”的作用。


例如,根据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官网4月12日信息,近日,镇江市人才办、住建局、财政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镇江市市区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其中提到,镇江市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初次来镇江就业创业人才,在市区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房,可享受购房补贴15万—100万元。


镇江房价被认为是江苏的“洼地”,据安居客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镇江的新房均价为9552元/平方米,它也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房价均价尚未过万的城市。


再如,2月20日,据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政府网站,依照《万柏林区人才购房补贴申领办法(试行)》,2月20日至3月31日,在万柏林区购房的六大类人才可享受5万元财政补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才引入政策的出发点是好,但容易被“误用”,因而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评判政策的实用性,及时进行调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来源:作者:新华每日电讯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