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的正式出台,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篇章。
6月12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注册制正式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注册制的同步实施,创业板与科创板未来的定位关系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科创板落地以来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注册制改革后投资者参与创业板的热情高涨。
意义重大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的正式出台,是股票基础和增量意义上的资本市场首次改革,对创业板乃至整个a股市场都具有积极、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CEO、华晶证券董事长包凡向《The Paper》表示,注册制试点规则及相关配套规则的出台,如初始措施、再融资措施、持续监管措施、保荐措施等,标志着刚刚度过10岁生日的创业板将正式开启注册制改革新征程。
“同时,创业板改革不仅将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也将为新经济的上市提供另一种优质选择。也有望对资本市场其他领域的改革有所帮助,如主板注册制的实施、指数化受益新经济的实施等。优化调整结构,推进衍生品和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跨境合作。”包凡进一步指出。
海富通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石恒哲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一方面,创业板改革有望提升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其独特的交易机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另一方面,IPO过程中专业化的询价方式可以提供相对理性的估值中心,有效发挥市场定价作用,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大对创业板公司的深度研究和价值挖掘,最终共同促进市场生态的良性循环。
“从本次公布的细则来看,创业板注册制下首只股票上市首日将实施‘20%涨跌幅交易制度’,打消了前期市场对交易制度是否会同步推出的疑虑。同时,最新的创业板财务退市标准将改善现有创业板公司未来的业绩管理压力,进一步加速市场优胜劣汰。”石恒哲强调。
“在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会更高。”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向本报指出,2020年前5个月,科创板IPO企业35家,首发募资超400亿元。同期创业板IPO企业22家,初始募资129亿元。科创板IPO企业数量和初始募资规模远超创业板。
“具体来说,这个创业板改革方案有很多亮点。首先,它很快。4月底我们就改革方案征求意见,6月中旬创业板改革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改革推进效率非常高。二是创业板后续投资制度。创业板要求对无利可图的企业、不同表决权安排的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价较高的企业进行后续投资,这与科创板的后续投资制度不同。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三是创业板的退市安排。注册制要在资本市场形成“顺畅进出”的局面。科创板是一个新兴板块,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的退市企业相对较少。创业板是一个股票市场,注册制下退市制度的有效性可以在t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也要充分考虑两个渠道的对接。一方面是中概股回归的渠道对接,另一方面是创业板与新三板精选层之间的转移机制对接。这两点都要求创业板的包容性更强,这也是创业板注册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董登新指出。
与科创板错位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创业板改革方案的正式实施,注册制将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同步实施。那么,创业板与科创板的注册制有何区别,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于改革后创业板注册制与科创板的定位关系,包凡表示,预计未来创业板与科创板将出现错位发展,明确差异化定位和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这样有利于不同特色和定位的市场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够有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有利于企业特别是新经济成分企业更高效、便捷、快速地获得资本支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
提升资本市场功能,在更大范围上、在更深层次上推动释放资本市场活力和动力。”李湛指出,改革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错位发展、适度竞争关系,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板块定位有差异。从板块定位来看,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创业板则是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服务领域有一定的重合,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但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创业板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李湛同时指出,“二是未盈利企业的上市门槛不同。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而创业板改革初期上市的企业均为盈利企业,改革一年后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投资机会凸显
科创板开板至今,入场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不断突破新高,截至目前已超过500万户,同时挂牌公司中有40余家市值超过百亿大关,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热情可见一斑。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多位市场人士均指出,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将给创业板参与者带来多样的投资机会。展望后市,创业板投资者可关注哪些投资机会,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石恒哲表示,从投资端看,未来创业板市场或将出现盈利和成长性的自发分层,业绩确定性更高的优质企业更加受到追捧。同时,随着注册制推行,打新基金也是市场较为关注的热点。“从目前公布的创业板注册制相关细则来看,创业板吸取了科创板的优秀经验,网下发行比例从过去10%提高到50%-70%,略低于科创板的比例,A类投资者仍然是优先配售对象,一些指数量化增强产品和偏股型产品都有望受益。”
君弘投资董事长肖猛同时表示,本次创业板的改革力度和进度都超预期,可以称之为创业板开板以来最重大的制度红利,因此需要创业板参与者高度重视本次改革带来的的投资机会。创业板自2019年开始,便是结构性行情的领头羊,后续的进一步改革,将继续决定行情的高度和深度。
乾明资产基金经理白易更是指出,创业板年内将领跑各大指数,指数有望冲击3000点。首先,全市场资金量能不足的情况下,小盘股更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其次,目前行情看好的科技股多数都在创业板。再次,随着创业板涨跌幅的扩大,将刺激市场游资资金流入。
“不过,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创业板未来的分化也会更加严重,业绩优良的个股会出现小牛市行情,业绩差的股会越来越受到抛弃。”白易建议创业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受益注册制改革的券商板块,以及科技股中业绩优良的创业板指数成分股。
雷根基金总经理李金龙也指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股票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好的股票会越来越好,不受关注的股票流动性会变差。但是在注册制初期,市场可能会有一些炒作情绪,因此短期会利好创业板指数。
据万得资讯统计,截至6月16日收盘,创业板指涨1.84%,报2260.46点,年初至今上涨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