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者心中的山举例 创业者心中的山

在太和镇亭子村一个叫桃花山的山上,有一个占地33公顷的“景森农场”。5月29日,记者走进农场,迎接他的是满山跑的野鸡,它们在山坡上自得其乐、啄食。一个年轻人带着两桶饲料来了。伴随着口哨声,四面八方散落的野鸡聚集在周围。年轻人从桶里舀出大米和玉米扔来扔去,吸引鸡来抢吃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彭景森,一个在亭子村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

29岁的彭景森出生在太和镇亭子村。201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到主城某工地做建筑工。他觉得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是他的追求。几年后,他辞职,摸索自己的事业。他开了手机店和养猪场,收入总是不稳定。

作为一名90后青年,彭景森崇尚自由,享受乡村的宁静生活。他经常回老家看望父母,每次回家都要呆上几天。一年多前,一位外地老板来村里考察,准备承包村里所有的山头,发展特色农业。听到这个消息后,彭景森陷入了沉思。“当今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农副产品。连外地人都想来老家发展特色农业。你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与其瞎跑,不如回老家创业!”作为亭子村人,彭景森对家乡非常了解。这个盛产黄桃的地方有着发展特色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他就萌生了承包这些山头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

经过慎重考虑,彭景森拿出所有积蓄,向父母借了一些资金,承包了山头。从此,他成了拥有33公顷土地的“山大王”!泰和一直盛产优质黄桃,彭景森早就计划在承包的山头种桃树,然后散养一些野鸡等家禽。家禽可以吃昆虫和草,不仅节省了人工除草和农药的成本,还可以作为桃树的天然有机肥,为桃树提供充足的养分。

从城市到农村,从打工仔到企业家,彭景森感受到了创业的激情,工作也比以前更加自由,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不小。创业没多久,彭景森就觉得这个“山大王”不怎么样。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他独自在农场做所有的工作。

创业不同于工作。没有假期,也没有周末休息。每天,你的眼睛是睁开的,你的农场需要运转,你的家禽需要吃喝。每天早上和下午,彭景森摘玉米和大米,吹口哨和喂鸡。成千上万只散养的野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听到哨声就会迅速聚集在周围。在喂食的同时,彭景森还观察了它们的生长情况。每当看到一大群活蹦乱跳的野鸡跑来跑去吃东西,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喜悦。

在山里养鸡,彭景森完全采用了自然放养的方法,让鸡在野外自由生长,市场上称之为跑山鸡。鸡刚回来,为了提高成活率,当时喂了少量饲料。当鸡长到0.5公斤时,彭景森喂它们玉米、大米等纯粮。因为这些鸡都是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的,每天跑来跑去,觅食,吃地上的虫、草、杂粮,成为真正的绿色家禽,肉质紧实,口感醇厚,让消费者一尝就念念不忘。

据彭景森介绍,他的土鸡主要是5只黑鸡和黑皮丹顶鸡,每只只能长到2公斤以上。为了追求产品质量,投料时间也比较长。红烧用的公鸡至少要宰杀180天,炖汤用的母鸡至少要宰杀300天。五黑鸡肉质细嫩,富含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滋补和药用价值。黑皮丹顶鸡的芳香物质含量更高,味道更鲜美。此外,他还饲养了少量的番鸭和朗德鹅,肉质好,营养价值较高。

创业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山脚到山顶300多米的农村公路一直都是土路,每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这个村庄获得了政府的专项资金来加固这条道路。同时,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镇农业服务中心到区农业农村委为他争取到30万元低息贷款,帮助他扩大养殖规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村道路交通受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专门为他颁发了准入证,让他的产品能够正常销售。

2019年,彭景森的农场卖出了2000多只土鸡。今年的发展形势也很喜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农场里已经有野鸡了

一批忠实的客户,销售对象以合川和重庆主城大型餐馆为主。彭敬森会定期根据客户的需要为他们送去土鸡和鸡蛋,合川城区的不少客户还会选择天气较好的周末驱车去到农场买鸡。


“截至目前,农场存栏的跑山鸡有2000多只,马上就可以出栏销售。种植的桃树和李树也长势良好,明后年就可以挂果……”谈及目前农场的发展,彭敬森兴致盎然。“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政策这么好,政府的帮扶力度这么大,只要自己踏实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创业致富梦想!”采访结束时,彭敬森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刘亚春


责编:罗孝琴


编审:颜家兵


副总编辑:尹红梅


总编辑:肖中全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