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理解猪场的目标管理呢?需要做什么?
猪场目标管理。
(1)猪场目标管理一定要明确:我们认为目标管理可以理解为:树上有一个苹果,你希望你的员工把它捡起来。如果员工能看到苹果而看不到,效果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能看到苹果,他会想出很多办法,但如果他们看不到苹果,他们会不知所措。这可以用来比喻目标管理。猪场管理也是如此。因此,目标管理必须明确。
给猪场定好目标,轻松管理!
(2)猪场的目标管理一定要注重过程:一个大目标可以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可以分解成无数个不同的过程,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目标的完成。比如要求哺乳仔猪的成活率达到95%,完成这个指标需要很多步骤:比如断奶仔猪进舍时必须合格,猪舍在转到畜群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进猪前必须将哺乳舍的温度提高到高于产房的温度,保持原饲料,进舍后要进行环境控制和严格管理,进行必要的疫苗和防疫等。如果没有注意到任何一个环节,就会影响整群猪的成活率,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遗漏任何一个小环节。
(3)提出目标,就要提出完成目标的方法:结合我国集约化养猪场刚刚起步,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并不是每一项指标都能顺利完成。制定指标后,既要提供完成目标的方法,也要有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训练,尤其是对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员工。永远不要放手。所有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好老师或好教练。对此,在养猪场进行绩效考核后,员工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下一步一定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取得优异的生产成绩。如果员工受到高额奖金的诱惑,学习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目标,他们的产量肯定会提高。
(4)猪场的目标管理必须与奖惩相结合:目标完成与否必须与奖惩相结合,而奖优罚劣是目标管理的一把双刃剑,完成目标必须奖励,未完成目标必须惩罚;如果结果是好是坏,就会一视同仁,影响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奖励不一定是金钱和地位,而是赞美或小礼物。处罚不一定是罚款,可能是批评,也可能是黑板上的通知。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要明确,奖还是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5)猪场的目标需要分解:大目标是由无数个小目标组成的。比如猪场每年每头母猪配种22头肥猪,可以分解为:育肥猪成活率95%,需要提供22/95%=23.16头合格仔猪进行保育;保育成活率95%,产房需要提供24.38头猪。如果产房仔猪成活率为92%,每头母猪每年需要生产26.5头活仔猪。如果每个新生儿出生11.5个健康的婴儿,那么每年就需要生产2.3个婴儿。经过这样的分解,每个阶段的管理者或育种者都会觉得指数不高,容易被接受。但总的来说,每年15头肥猪的出栏量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其他目标也需要分解。除了以上每个阶段的分解,还需要按月、按周、按日进行分解,这样生产指标才能一直考虑在内。
(6)猪场的目标要适当: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本领域的实际情况。我国养猪场的生产条件大多较差。如果指标不适合这个领域,就完成不了,还会大大挫伤相关人员的积极性。10年前,育肥房的成活率定在97%,而育肥房的成活率大多定在99%,当时大部分猪场都能完成。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能达到上述指标的猪场很少,需要根据时间、地点、人员条件制定适合本领域实际情况的指标。我讲了我处理高烧的经验。措施之一是将保育的原始成活率从95%降低到80%。当员工看到有可能实现80%的目标时,他们会尽力去实现。如果还是按95%计算,没有员工的配合就无法开展工作。
(7)养猪场的目标必须是员工感兴趣的:这是从当前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上课,愿意花钱去网吧?因为游戏的目标是他们感兴趣的。当我们为员工设定目标时,我们必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为什么养猪场的员工听我们的不是对我们感兴趣,而是对金钱感兴趣。如果生产目标跟钱挂钩,猪场的管理就会顺畅很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绩效考核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