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娱乐独角兽,作者|米娅
10月30日,据新京报报道,知名艺人李因合同纠纷被判赔偿4000万元,并在中国信息公开网上被公布为“执行人”。
网站显示,李民事案件于2018年4月9日立案,案号为(2018)京0105第7240号,涉案为位于云南丽江束河古镇东区的文化艺术主题房地产项目。“李欠债4000万”的话题在微博上热搜,发酵成“李成了老赖”。就连新加坡媒体也报道称,李彭亚和王菲所生的女儿李嫣害怕被父亲的不诚实所影响。
的代理人李回应称,这是一起商业合同纠纷案件。目前,在北京高院的上诉司法程序中,“不可信的人”的说法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根据后续报道,目前法院已向被执行人返还1000万元,查封扣押两处房屋立案,拍卖房款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相关法人认为,“被执行人”与“不可信赖的被执行人”存在本质区别。“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和“限制消费”栏目中没有李。因此称李亚鹏为“老赖”应当是一场乌龙,追根溯源,这更像是一场明星投资败走文旅项目的案例。
一个47岁理想主义者的20年创业史
李在2014年宣布退出娱乐圈,专注于慈善事业和商业。如今,商人的形象已经盖过了艺术家的身份,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要追溯到2001年最后一版《笑傲江湖》《令狐冲》与张纪中合作。但他的商业地图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根据李的自述,1992年,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成功地为唐人和王勇策划了两场摇滚音乐会。1998年,第一波互联网浪潮滚滚而来,李也曾是站在最前沿的人之一。他在美国筹集了50万美元,回到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婚宴”的线上线下婚礼服务互联网企业。“我们已经做了一年,有一段时间我们非常成功。估值已经超过10倍,但我们赶不上互联网泡沫。”2000年拍摄完《笑傲江湖》后,29岁的他正处于演员生涯的黄金阶段,但他的重心已经从演艺事业转移到了商业:他每年只拍摄三个月,剩下的时间都花在了创业上。今年,他创办了杂志《婚礼》,历时约两年。
2001年6月,李成立北京美丽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95%,成为最早转型为影视公司老板的艺人之一。此后,其业务扩展到旅游表演、戏剧表演、娱乐管理等领域。李严出生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慈善家。此时,他创办了冉彦天使基金和冉彦天使儿童医院。十年后,他成立了包括传媒、咨询、旅游在内的七八家公司,最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终极方向。
2011年,李成立北京中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进入长江商学院攻读EMBA。卷入“4000万债务危机”的主角丽江雪山投资有限公司,是中书投资旗下的一部分。李宣布将斥资35亿元。同年,他参加了影视基地、湿地保护区、
"0">茶马古道文化主题村落于一体的“云南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园”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额为50亿。除此之外,李亚鹏其他方面的投资还包括投资夜店VIPROOM、进军餐饮界等。前妻王菲戏称他为“八爪鱼”——同时经营着8家公司。在上《鲁豫有约》等访谈节目时,李亚鹏总是不断重复称自己为“创业者”“商人”而非“艺人”。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他现在名下共有6家公司。
其影视投资项目包括《海滩》《我们俩的婚姻》《我的三十年》《好人李成功》《沉香》等,除了他本人与徐静蕾出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以外,大都反响平平,据传共亏损3300万。有传言王菲为之买单,但他在离婚声明中强调了“财务独立”。——他似乎把握住了每一个风口,但却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以失败告终。
他位于北京酒仙桥上千平米的办公空间分为多个区域,既挂着“嫣然天使基金”的牌子,也标注着“中书控股”“中书酒店”“中书地产”“中书雅集”等多个称号,代表着这位知名艺人构建综合性文化商业帝国的雄心。但目前看来,这位前摇滚青年20年间理想主义色彩的创业大都没有什么结果。在复盘自己20年创业史时,他说:“我在商业领域不是个天才但也不是很差,大概80分。按照围棋的说法,我做生意的布局大概接近中盘了,布局快结束了。”
败走文旅:二审被判赔偿4000万,阳光100接盘尚未盘活
屡次失败的商业项目中,这个让李亚鹏抵押两套房产的丽江雪山小镇项目玩得最大,其总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酒店、名人艺术风情别院、亚洲青年客栈区、亚洲青年艺术创作社区等特色项目,而最重要的无疑是COART艺术小镇与雪山书院酒店。他试图将COART打造为一个艺术乌托邦、最大的艺术嘉年华,并从中衍生出中国最大的青年艺术家作品线上交易平台。
理想很美好,残酷的现实却通过持续走低的销售单价、不景气的销售面积和庞大的资金压力等各方面体现出来:当地平均房价为5000至8000,雪山艺术小镇均价近两万的销售单价从15年到18年腰斩一半以上;开盘后别墅在半年内仅出售30%。他曾向媒体表示:“2015-2016年公司都是没有收入的,我的钱都花完了,当时真的借了很多钱。”
2013年,雪山艺术小镇联合中融信托发起为期两年、规模2亿的信托融资;2015年,中融信托在期满后退出,李亚鹏引入北京泰和友联、兴业国际信托两位投资方;此后,他还将雪山投资股份出质给招商银行换取融资,随后由老牌房企阳光100作价1.938亿买下51%股权为其接盘。接盘后的阳光100并没有成功盘活项目,先后为其买单4亿,2016年到2017年停工一年,4期工程至今仅完成一期。
此前投资协议规定,泰和友联出资6000万元,占雪山投资股份10%,亏损部分由原股东独立承担,3年开发期满后,泰和友联可先行收回约定的固定权益收益4000万元。约定期满后,由于没有收到这4000万,泰和友联将李亚鹏和中书控股告上了法庭,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应当履行付款义务。李亚鹏和他哥哥李亚炜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于是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纵观李亚鹏的投资版图,不得不说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人,理想主义色彩始终主导着他的一系列商业活动,文艺理想贯穿始终。
文旅项目则放大了这一弱点,丽江本地市场并不足以撑起扎堆的高端项目,普遍去化缓慢,空置率较高。在房地产这个动辄千亿的市场里,几十亿可谓杯水车薪,即便有名人光环,也对销售额助益不大。
另外,就在去年底,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叫停“特色小镇过度商业化”,防范“假小镇真地产”。今年8月发改委1041号文件同样重申了“淘汰不合格特色小镇”政策,清理大潮在即,众多打着文化招牌行商业地产之实的特色小镇生存更是艰难。
文化+商业地产+艺术的公式,果真能探索出一个最优解吗?众多心怀“中国迪士尼”之梦的影视公司纷纷选择打造实景娱乐,而相比影视实景娱乐,雪山小镇一类项目缺乏IP更缺乏变现能力。在资本寒冬,政策收紧的当下,文旅项目形势不容乐观。李亚鹏败走文旅是近年来明星资本遇冷的又一案例,艺人跨界行为或将再次降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