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营养配餐公司企业类型 营养配餐创业计划书

“获得客户只是开始。蒙牛更关心的是如何留住客户。”8月9日,蒙牛CEO李鹏程在“2021贝壳财经暑期线上峰会”上指出,充分把握数字经济新规律、新模式的企业,短时间内可以具备较强的获客能力,但快速消费品的长期流向是延续消费者的关注。

为提高运营效率,洞察市场变化,蒙牛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营销创新与“Z世代”频繁互动,将国潮转化为品牌的长期价值。李鹏程表示,未来蒙牛要继续布局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自建、合作、投资等方式进行创新研发、产业链布局和商业模式转型,确保长期高质量发展。

“获客”只是一个开始

在大众消费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格局下,经常听到“每一类消费品都值得再做”。在爆款频出的新企业、新品牌、新车型的冲击下,国产老品牌如何适应新趋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蒙牛CEO李鹏程认为,近几年国内消费品行业经历了频繁的爆款,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大大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改变了沟通方式和消费场景。充分掌握新规则、新模式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投入赢得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获取能力。但“获客”只是开始。蒙牛更关心的是如何“留住客户”,如何延续消费者的喜爱。它绝不能单纯追求流量带来的短期人气。

成立于1999年的蒙牛被消费者视为“老国货”品牌,但李鹏程认为蒙牛还年轻,一直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快速迭代。2020年,蒙牛核心业务常温液态奶的业绩和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同时还推出了“0蔗糖、0人工甜味剂、0添加防腐剂”理念的牛奶酸奶、有益c的减糖版、“0添加”艾的晨曦奶酪棒等新产品,将洞察市场趋势、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

近年来,蒙牛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了从奶源、生产、物流、销售到消费者沟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为快速提升运营效率、应对市场变化奠定了基础。目前,蒙牛跻身全球乳企前8名,在中国拥有41个生产基地,在新西兰、印尼、澳大利亚拥有3个海外生产基地,员工超过4万人,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

将国潮转变为长期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传统快消品品牌将在国潮的上升趋势下面临更大的机遇。《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近10年来,国潮关注度提升了528%。新时代的国潮不仅仅局限于新国货,还包括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崛起。

李鹏程认为,国潮的兴起是中国经济社会长期良好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Z世代”日益成为消费主力,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对国产产品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当地消费者有更好的了解,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与消费者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根据尼尔森报告,“Z世代”占餐饮“重度消费者”的90%以上,高达97%的“Z世代”消费者购买过IP联名餐饮。

近年来,蒙牛在国家浪潮的趋势下,推出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合作产品。蒙牛特露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刺绣合作,将工艺精髓与高端营养相结合,传承文化,致敬匠心;蒙牛和《哪吒》

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1932157" qid="6537263427339982094" mention-index="0">姜子牙》等国漫电影频繁互动,推出联名包装及TVC,获得年轻消费者推崇。奥运期间,蒙牛推出助威定制包装,选择夸父、后羿、哪吒等古代传说人物跨越古今,与中国健儿彼此加油打气,“激发中国人血脉中的天生要强精神”。


“蒙牛相信,随着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持续崛起,年轻人的国家自信、国货情怀将不断提升。国货必须要在做强品质、做好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打开思路,深入发掘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精神传承,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将国潮转变为真正的长期价值。”李鹏程说。


延续高质量发展路径


基于打造快消品的“长久流量”,蒙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制定了“五年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战略规划,从消费者至爱、国际化、更具责任感、文化基因强大、数智化五个维度,描绘出新蒙牛的“FIRST”发展蓝图。


李鹏程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乳品消费升级的两个表现是高端化与个性化。作为行业龙头,蒙牛一方面要在国内外继续布局优质资源,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不断提升乳品品质。另一方面,蒙牛将通过自建、合作、投资等方式,围绕“消费者第一”的价值观,开展创新研发、产业链布局、商业模式转型。


从创立品牌开始,蒙牛就确立了“草原牛、中国牛、世界牛”的发展路径。通过投资澳洲Burra等资源型企业,蒙牛在五大洲开展优质奶源与饲草料布局,构建全球供应链;通过建立蒙牛研究院和多家跨国研究中心,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探索领先的奶业技术;通过收购澳洲贝拉米,与可口可乐合资推出“可牛了”等创新乳品,蒙牛构建起更高端、更丰富的产品矩阵。


另一方面,从蒙牛创业到上市,再到几次重大转型,资本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2009年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后,蒙牛逐步形成国际化的股权结构,混合所有制体系日趋完善。12年来,蒙牛市值从178亿元增至近2000亿元,全球行业排名也从第19名升到第8位。


李鹏程表示,蒙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近年来多次发行“熊猫债”,不久前还发行“乡村振兴债”,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向三农领域延伸,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奶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未来,蒙牛将继续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保障集团业务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