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萌萌(化名)离开了拼多多。她放弃了几个月后才颁发的高年终奖,没有任何留恋。“感觉就像是‘出狱了’。”
新年伊始,“1998年拼多多女员工加班后死亡”事件,在职场上给很多人的心灵造成了尖锐的打击。他们对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遗憾,与在互联网厂商中流行的“996”无关。
2021年1月3日,得知这一噩耗后,萌萌点赞转发了20多条相关微博,甚至一度感到“愧疚”。她认为作为前成员,她也变相促成了这种加班氛围。
最近,拼多多的几位前员工向红星新闻记者恢复了真实的工作状态。他们相信,已经大踏步前进的拼多多,不会因为猝死而改变,依然会有外地人向往大工厂。拼多多依然是一家受到很多年轻人青睐的互联网公司,其薪酬超过BAT等互联网巨头,依然使其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拼多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1月5日,拼多多股价逆势飙升,创出187.2美元/股的历史新高,市值也达到了23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萌萌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离开的权利。“有些人选择继续赚钱,但我可能更绝望。”
年轻人的工作状态:硬核奋斗模式,从996到007
离职三个月后,小杰(化名)的紧绷状态仍未缓解。在此之前,他也在做许多杂货购物。虽然他不认识1998年去世的张菲,她有个女孩的外号叫“润菲”,但类似的经历让他心痛不已。“信不信由你,即便如此,晚上去金红桥(拼多多上海总部)还是能看到排长队的出租车。”他苦笑着说,上海的出租车师傅都知道,这里最好一大早就上班,因为拼多多的员工都下班了。
2020年夏天,拼多多推出“多买菜”,这是拼多多在农产品领域的最新业务,也是最重要的业务。
在电脑页面上多买些蔬菜。
萌萌回忆说,有几波员工被内部调动,以支持“购买更多食品”。第一批是老板“一手提拔”的将领,他们习惯带队伍;第二批,各队老板说想买菜的可以自愿去;之后,内部甚至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逛街可以涨工资,否则不能涨工资。“基本点到名就得过去。没有运营就没有年中调薪。”
小杰是后端开发者。他原来部门的同事大部分都转行“多买菜”。“新人基本都过去了,还有一些老人留下来做老电商生意。”在公司内部,随时调动力量支持新项目是很常见的。“你可以理解,这里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变化非常快。你可以去公司要求你去的任何地方。”
电商团购的竞争变得激烈后,就变了。2020年10月,拼多多董事长黄征在公司成立五周年的致辞中提到,杂货购物是一门好生意,是一门苦生意,是一门长久生意,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他还呼吁拼多多“为全体员工开启硬核奋斗模式”。
2020年10月,拼多多董事长黄征在公司成立五周年的致辞中提到,杂货购物是一门好生意,是一门苦生意,是一门长久生意,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
“硬核奋斗模式”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996”变成了“007”。多位员工证实,杂货购物业务线的员工此前实施了超级周(工作13天,休息一天),后来演变为全方位,每天工作12小时。
脉搏方面,品多多认证员工透露,买菜的同事最长连续工作时间高达30小时,基本都是睁着眼睛工作,闭着眼睛睡觉。
人少,是拼多多的一大特征。在中国互联网公司TOP5中,拼多多的员工人数最少,仅6千多人。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在2019年员工数量就达到10.8万,京东员工数超22万。
小杰说:“活多,就算7*24小时,也是干不完的。”小杰对接最多的是一线产品同事,前线需求像滚雪球一样扑面而来,今天接到的任务往往要排到一周后才能做。
被高薪驱动的年轻人“奋斗”日常:晚上10点下班已是最早
在买菜业务里,很难看到年长员工。小杰说,放眼整个公司,除了管理层和领导,27、28的年纪已经属于“大龄”。
买菜的员工出差是常态。即便身为后端开发的小杰,也有可能1个月出趟差。而产品和运营,几乎常驻某地“开城”——有些人一两个礼拜就换城市继续支持,有些则在一个地方一直驻扎。
“开城”是社区团购业务首要任务,先抢占下哪个城市就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往媒体报道中,“多多买菜”常被形容为“兵贵神速”“打法凶悍”。有媒体统计数据,上线不到一个月,多多买菜已切入华中、西北市场,在西安、咸阳、黄冈、黄石、鄂州、咸宁、孝感九个市场全面铺开。在百度百科中这样记录,“试运营2个月期间,多多买菜已经得到了13个省份共计31个城市消费者的支持。”
小杰从后端需求中能感受到一线同事的紧迫感。“比如刚开了西安,马上又去开贵阳、南昌以及二线城市。”再往后,任务从一个压一个变成了多线进程、全面铺开。
梦梦把买菜同事的经历形容为“上山下乡”。她列举了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比如:HR姐姐去前线学会了开叉车;开发产品坐仓库里写需求,放下电脑可以秒变搬运工……“缺什么就干什么,开城就像去开荒。”
前线同事经常需要凌晨作业。按照多多买菜的模式,消费者头天23点前下单,次日便可到最近的自提点取回商品。而前线员工往往凌晨要在每个仓库点位,除了帮忙分拣以外,还要紧盯工作流程,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和后方反映优化。
无休的日子持续一段时间,小杰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经常萎靡不振,有时心跳突然加速,自己实在扛不住了,就晚上10点打卡下班。“10点是技术人员能走的最早的时间。”
“病假也是可以请的,但有前提。”小杰说,全员硬核奋斗模式启动之后,部门的“隐形目标”是“每月工作时间不低于300小时。”按每月30天计算,相当于每天工作10小时,全月无休。小杰说另一位不在买菜的同事,因身体原因每周都会请一天病假,相当于每个月可能会休息4-5天。“即便这样,那人还是要完成每个月300的工时。就靠平时加班攒。”
但大多数员工不敢休息。多位员工表示,每个月员工的绩效都会被公示出来,而工时达标只是完成KPI的一部分。
在这家员工平均年龄27岁的公司里,意味着很多员工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来到这里。梦梦说,有应届生员工,每天奋战到凌晨2点;也有女员工因此内分泌严重失调,几个月都不来一次月经。
小杰不知道这对于应届生而言是好是坏,他们可能会收获一份远高于同龄人的薪资,但代价是自己的生活没了。
即便是这样的工作节奏,高速成长的拼多多依然还是众多年轻人青睐的互联网公司。按小杰所说,拼多多应届生拿到的比BAT高 30-50% 左右,以技术岗为例,15万以上的年终奖已经算“低水平”,而从BAT跳槽过去的人,月薪4、5万也是常态。“当然,之前也不是现在的工作状态,原来就是996。”
高薪吸引着“围城外”的人,但“围城内”的一部分最终选择逃离这里。梦梦甚至连年终奖都等不了。“去年是农历新年前一天,才发的上一年全年加班费+两个月合同上写的奖金。”小杰则“羡慕”麻木的人。“如果能一直麻木且习惯的话也挺好。”
时刻存在的高压:月工时达到300小时显示为“本分员工”,迟到一分钟扣3小时工资
就在近日,拼多多市值破2200亿美金,成为仅次于腾讯、阿里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对这个刚成立5年的公司来说,效率足够被重视。
梦梦想起无数个奔跑的早上。按公司要求,上班时间11点,迟到一分钟扣3小时工资。“精确到秒,11:00:59以后都算迟到。”而梦梦的工作地点并不在总部,她本人自称所在部门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山高皇帝远”,是相对轻松的部门。
变化循序渐进。梦梦记得2019年8月底,年中沟通时,主管隐晦表达“大家要更努力”,明确表示会更关注工时情况。“以前周日会早一点下班,后来提了周日也不让早走。”
工时也被视为各部门努力程度的“凭证”,每个组必须保证全员达标,全组才能达标。离职前夕,梦梦想“轻松”一下,每晚8点下班打卡。走前一周,组长找她摊牌,自己有工时压力,希望她最后几天能支持一下。“就算你一个人不怕扣罚,那也不行,因为统计是连坐的,一人会连累全组。”
吃饭时间也开始缩短。在全员硬核奋斗的时段,就餐休息的2小时慢慢“隐形缩水”至1小时。梦梦记得,部门还为这事还专门“强调”过。
每个楼层的门禁成了新的统计工具。“HR会统计午休刷门禁的时间,看看吃饭是不是太久了。各部门的领导也常提醒,不要回来太晚。”小杰说。
在拼多多,黄铮强调“本分”:当员工月工时达到300小时,系统会显示“您已本分”;在5周年大会上,黄铮又再一次提到,“本分就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为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依赖谁活着,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黄铮在拼多多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截图

员工月工时达到300小时后,显示“您已本分”
很多员工给出了自己对“本分”的理解:按规矩来,不要出格,不说公司坏话,老老实实加班。
“本分”渗透到同事之间的私交中。梦梦记得自己两年多前入职时,因为公司没有内部论坛,同事们都会热衷在微信组建兴趣群、校友群,但这些群被公司发现后,逐一解散。

私下建群被公司解散
“很多人干了一两年,连身边同事真名都不知道。因为大家都用花名。你甚至也不知道,对面这人‘是敌是友’,无间道一样。”小杰说。
此前,拼多多对张某霏的离世发表说明,表示“心如刀绞”“深深的想念”。
另据界面新闻消息,从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获悉,接到网络舆情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已对拼多多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调查,会对该公司用人合同、用工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
记者联系了拼多多,但拼多多表示对加班问题目前暂无官方回应。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