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专项:海南林下种植何首乌前景展望
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专项(kyys-2019-21):何首乌栽培技术研究。
韩愈等。
1何首乌的生长和分布现状。
何首乌。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别名:何首乌。红内晓(贵州)等。临床应用可分为何首乌和制首乌。何首乌。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偏爱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由于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陕西西南部、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长江以南地区。
由于中药材市场的快速发展,野生资源几乎灭绝殆尽,中药材市场只能靠人工繁殖的何首乌来填补。为人工繁殖栽培何首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特定的生态条件是保证何首乌质量的重要条件。海南岛作为我国主要的热带地区之一,保存了大面积的海岛原始热带雨林,使其蕴藏着丰富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珍稀自然资源。其优越的自然资源为何首乌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2发展前景。
2.1市场开发利用。
何首乌是传统的大宗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和保健价值,用途广泛,主要用于饮片配方、中成药生产和滋补保健。近年来,它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和化工行业。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保肝益肾保健品中有一半以上含有何首乌,而护发和洗发用品中有80%以上含有何首乌。
何首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效药用成分,是营养健康的蔬菜和食品添加剂。何首乌的嫩茎叶。可以直接作为保健蔬菜食用,而块根可以作为煮汤的材料食用。
何首乌也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利用其优良的耐阴、攀援特性、生长快、花多叶多的特点,吊盆栽培何首乌可作为室内装饰的挂叶植物。此外,还可以利用块根的奇特形状做成盆景和盆栽观赏。
2.2市场需求分析。
何首乌的市场。被广泛使用。何首乌的年需求量。在17个中药材市场约为6 000 t,其中四川、湖南、浙江和广东销量最大。何首乌的年需求量。在国内药厂超过4 000 t,我国需求量第三的食品、保健、化工、饮料、化妆品加工企业年需求量约2 000吨。因此,何首乌的年总需求超过1万吨,充分带动了何首乌市场规模的增加。2015年,中国何首乌市场规模为2.8亿元。
2.3经济效益分析。
栽培何首乌块茎产量15t/hm2,2015年年产量1.3万吨。在中国,何首乌的价格。是30 ~ 35元/公斤。在国际市场上,鹤首乌饮片的价格高达1 000美元/公斤。何首乌。也是一种中药,产量约4 500公斤/hm2。按照目前5元/公斤的市场价格,收益收入约为22 500元。
3海南经济林下种植何首乌的优势。
3.1自然环境优势。
海南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年平均气温22.5 ~ 25.6,年降雨量923 ~ 2 459毫米,光、水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
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气、水体和土壤质量良好,生态优势显著。何首乌为多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向阳或半阴,怕干旱和水涝,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应性强,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海南发展何首乌种植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3.2 林下种植优势
海南经济林主要是橡胶、槟榔和椰子,橡胶林种植面积 50万hm2 ,槟榔种植面积10.25 万hm 2 ,二者占全省经济林种植面积的70% 以上 。橡胶、槟榔和椰子均属于高大乔木,单一种植造成林地、光照、土壤等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林下非常适合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作物生长。林下种植何首乌不仅可抑制杂草生长,改善林间生态环境 ,还能够提高土地、光能和水资源利用率,起到松土、固氮及抑制杂草的作用,特别是能够缓解槟榔、橡胶因外部因素导致经济收入减少而给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损失。自海南大力提倡发展林下经济以来,截至2018年全省发展林下经济的经济林面积66.7万hm2 ,产值达到400亿元,从业人数58.9万人 。长期的种植经验,海南农户已掌握了成熟的林下栽培技术,林下经济的经济效益大大激发了农户对新林下产品的接受度,这也为发展林下种植何首乌奠定了良好基础。
3.3 市场优势
目前,海 南 林 下 栽 种 的 药 用 植 物 种 类 有 砂 仁(Amomum villosum Lour. )、益智( Alpinia oxyphyl -la Miq. )鸡血藤(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黄荆(Vitex negundo L. )、钩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 Miq.ex Havil. )、鸡屎藤( Herba Paederiae )、鸡骨草等 ,因其推广早,适应强,这些大宗中药人工种植已达到一定规模,而且部分林下南药开发的产品已经畅销到海外。海南中药材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发展良好,省内已成立多个从事中药材研究的机构,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海南医学院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等 。现有30多家药厂利用林下南药研制出各种中成药 ,并热销国内外。在海南开展经济林下种植何首乌,是解决海南中药材市场何首乌货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4 林下种植何首乌模式
4.1 经济林选择
海南橡胶种植株距为2.5~4.8m ,行距为4.8~8m 。主产区槟榔种植密度在1 500~1 650株/hm2 ,有些地区比如琼中、陵水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单位产量,种植密度已达到1 800~2 100株/ hm2 ,株行距在1.5m×1.5m 到 3.0m×3.0m 之间 。椰子种植株行 距 均 在 6 m 以 上,一 般 种 植 密 度 为 160~240株/hm2 。因此,橡胶、槟榔和椰子林下均适合种植何首乌。海南林下种植何首乌主要选取郁闭度不大于0.7 ,株行距在4m 左右的经济林。林下没有其他复合栽种作物,未养殖家禽。
4.2 立地条件
根据何首乌生长习性,应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整地时,对种植地进行除草和清理杂灌。种植期间采取粗放式管理,每年适当除草,干旱季进行适量浇水,不追肥。

4.3 品种选择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何首乌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分别从广东、广西和云南引种何首乌块茎和扦插苗,在试验地采取大田栽培试验。从何首乌生长性状生长情况等方面对比,云南种何首乌长势情况明显优于广东种和广西种,因此海南林下栽培何首乌采用云南种何首乌为佳。目前课题组已在海南屯昌枫木镇槟榔林下栽种何首乌1.333hm2 ,海南琼海东昇农场槟榔林下栽种0.667hm2 ,且长势良好。
4.4 种植方法
林下栽种何首乌采取扦插苗种植。首先在试验地建立种质资源圃,在此基础上建立扦插苗圃,进行二次扦插育苗。扦插育苗一般在每年的 3 月至 4 月中旬,从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母枝上剪取 15~20cm左右、粗壮、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枝条进行插穗。为保证扦插苗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在扦插2个月后,将长势良好的扦插苗移入营养袋中,4个月后连营养袋一起运至林下进行栽种。在运输过程中用水喷湿枝条,并用遮阳网遮盖。林下按照0.5m 株距(行距视林下具体情况而定),规格 0.3m×0.3m×0.2m来挖穴,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5 搭架拉网
何首乌生长需要搭架让滕蔓攀爬,因此林下定植 1个月左右,藤蔓长至 30cm 左右,以每行 3m 的间距立竹竿,竹竿埋入地下部分40cm ,地上部分2m ,两根竹竿之间拉农用网,网孔直径 10~15cm ,网高 1.5m 。也可以利用槟榔树作为柱子,可降低种植成本。
5 发展建议
5.1 提高认识,培养示范种植户
加强宣传培训,积极转变农户传统林下作物种植思想,充分认识海南经济林下种植何首乌的优势和可行性。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技术培训、宣传手册和广播媒体等方式,总结种植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发展林下种植何首乌的示范带头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在栽培技术和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对示范户的扶持力度,突出模范带头作用。
5.2 推进科技入户,加强成果转化
依靠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通过科技下乡、政府与企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走进农村,走入农户,进行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逐步增强林农科技意识,推进经济林下种植何首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5.3 加大种植户组织化力度,提高市场份额
因何首乌在海南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在中药市场还没有竞争力,因此要建立龙头企业与种植户间的合作经营模式,改变林农陈旧的分散经营思想,企业单打独斗的经营理念,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林下种植何首乌,保障其规范运作。加强政策、财政和税收上的扶持力度,确保何首乌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增强何首乌产业组织化水平,提高海南何首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