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者眼中的商业计划
1.专业投资者阅读一篇BP的平均时间:3分48秒(平均)
2.好血压和坏血压的区别:
说明创始人能想通——业务逻辑。
差的BP说明业务逻辑根本不懂。
书面BP前提——阐明了您项目的商业性质和逻辑。
3.优秀的BP:
一般不超过15页。可以做成完整版和简化版。
完整版可以加强市场分析、战略和技术的引入。
4.BP写的鬼是什么?
连BP都不会写的企业家,肯定有重大缺陷。你可以请求头脑风暴或专家指导,但你不能代表自己写作。
5.英国石油公司的风格推荐
不要大惊小怪,最好是终极商务风格。
6.用一句话概括公司的定位
什么是文字界面?
假设一个场景,你在电梯里偶遇沈南鹏,你只有一次机会说一句话,同时交名片。你如何介绍你的项目,让沈南鹏有机会约你出去喝茶?
你可以试着写下这句话,然后看看它是否真的说出了你项目的最亮点,让对方感兴趣。如果连一句介绍的话都不会写,表达又不合逻辑又凌乱,说明这不是一个好的创始人,投资者绝对不会浪费时间看你的BP。
二、经营计划的框架:
1.项目介绍:
公司核心产品、商业模式及未来规划。
公司愿景:3-5年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获得的荣誉(用重量书写)
2.团队背景介绍
核心团队介绍:优势与履历,团队结构互补性。
给人一种感觉:一群牛逼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些牛逼的事。
团队优势:先整体提炼,再描述每个人单独提炼。
团队应该是真实的、具体的,而不是虚拟的。
3.市场和痛点
市场(痛点、难点、痛点)和需求及分析
注重提炼,突出问题本质。
其背后,反映的是巨大的用户需求。
市场概述:行业规模和天花板高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
分析痛点
4.解决方法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你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市场至少超过100亿。
5、产品介绍(技术
术)产品原理:说明为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型项目可增加说明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6、应用场景
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对用户产生的价值?
产品落下去后提供正向价值,而不是空中楼阁。
7、商业模式
从价值链、业务流程图疏理
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从哪里流入到流出并形成闭环。
8、盈利模式
营收分类、客单价、单量、毛利率:重数据展示,用数据说话:这里因项目不同核心指标不同。
9、竞品分析
这部分经常被忽略。或是有些创业者故意不写进BP,投资人问起也直接说没有。(实际上不可能没有竞品)
这里体现的与竞品优劣的客观比较。这里用非常规的方法挖一些底来,行业内老大、老二、老三的数据尽可能深挖竞品数据。
10、运营数据
投入多少、效果怎么样、数据是什么。
11、发展规划
基于宏大的发展规划而目前钱不够所以要融资。基于发展规划让投资人相信,并愿意掏钱。
12、融资计划
未来10-15个月所需资金测算;未来10-15个月所达到的目标、价值?
这里要说明此轮释放的股份比例?估值?
目前用的较多的是投后估值。
13、股权结构
现状的股权结构是什么样的。核心创始人一般独大,比例推荐:超50%。这里看融资的阶段。天使轮一般核心创始人占60-70%。股权结构方面不能有硬伤,如55分,334分等等。
如果投资人认为股权不合理,会要求调整。
14、补充资料
必要的补充资料
15、联络方式(很重要)
最后一页留下联络方式,便于投资人找到你。投资圈内会有互相推荐好项目的行为,便于投资人立马联系到。
最后致谢。
在我接触过大量科技类创业者中,有很多创业者喜欢埋头苦干,等出来融资的时候发现竞品已经融到了多轮资金,然后在谈到此时就会说,其实竞品的产品相比自己并没有多好,只是他们比较会融资,能够拿到钱买国外的IP等等。其实反过来思考一下为啥别人会融资你不会呢?那不也说明创业者PR能力不够导致融资能力不行吗。并不是所有的好项目都能快速拿到投资机构的钱,很多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都比较低调,认为好项目不需要太多宣传就能拿到投资机构的钱,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创始人也千万不要低调,既然创业过程中需要资金,就必须要时刻做好项目的品牌和推广,让更多的投资人知道你,了解你,相信你,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拿到投资人的钱。这其实也是说明了创业者的融资能力,这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能力,会融资的创业者才能让项目走得更长更远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