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月的水表数量比上一次多了60吨。漏水了吗?我得赶紧给你看!”11月12日是滨湖区太湖街道利农社区老自然村每月定期收取水费的日子。前后白自然村和其他几个自然村的100多户居民将来到社区办公大厅缴纳水费。
何郑弘是收水费的抄表员。自1997年来社区工作以来,一直负责所辖区域的水电工作。从春天到秋天,他已经在利农社区做了20年的抄表员。交水费前几天,他不得不带着笔记本和工具挨家挨户找桌子抄字。“这两个自然村一天就能复制出来。”老何心里有个账,被公认为“活地图”。
因为他一个个记住了自然村里水表、电线和线路、水管的位置。刚来社区的时候,老贺的一位老师傅带着他走遍了16个自然村,社区800多户人家。据他回忆,当时拆除水表还不到一个星期,工作永远无法完成。为了避免走错路,及时掌握社区水管网和电网的情况,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村里四处奔波,记下了管网的分布情况和水表、电箱的具体位置,在脑子里“画”出了一幅全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傅退休了,自然村被拆除了,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两个村庄和小巷。老何的工作不仅仅是负责水电,还负责环境整治。在2013年白前自然村和2013年后柏自然村的环境整治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不知道水管的位置,老何一一沟通,改善了自然村的环境面貌,没有损坏水管,给居民带来麻烦。
抄表只是数数字吗?自然村落错综复杂,地下藏着水表。如果你不小心,你会错过他们的。一不小心就会扭腰把井盖拉过来砸脚。再说,怎么记?仔细看CSI笔记本的内容,为了避免遗漏和重复,居民们挨家挨户在上面排列。每次抄水表后,水费都是挨家挨户计算。他关注用户用水情况,提醒居民在用水缺口过大时及时查找原因。
抄水表和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与普通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倾听居民心声的“彩虹桥”。每当水表数量出现较大波动时,何都能在脑海中猜出7788,最终帮助居民找到原因并很好地解决。
何郑弘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社区水管工,每天穿梭于村里的小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