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提醒,两市成交量已连续19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历史上,这种现象只发生在2015年5-6月牛市火热的时候,而且正在逼近历史纪录。没有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投资者,应该补上风险意识的一课。就创业板指数的图形来看,今天的技术指标可以看作是头肩形成后的持续下跌,已经到了头肩的领口位置。虽然这里有构建双底反弹的可能,但我们认为立即止跌的概率很小,投资者要做好继续下跌的准备。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技术指标不适合分析单一个股。之所以我们经常用它来分析市场指数,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个指数。
今天最要命的是很多机构在天上遇到的“宁组合”。三日宁投资组合指数下跌6%。由于“宁组合”未代表的部分创业板股票估值过高,未来下跌强度仍不确定,但短期内逆风继续吹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港股的政策影响,尤其是另一份文件:《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看来互联网科技股的逆风期还会继续。几周前,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证监会对部分投资机构表示,政策出台会考虑市场感受。毕竟现在证监会是资本市场的职能部门,它的政策超出了它的职能。因此,在不确定的政策下,港股科技指数持续走低。科技股的价值是存在的,但港股正急切地等待政策的明确。目前港股恒生支撑位在22000点左右。
《孙子兵法》说:“兵无锋在北。”“宁组合”的下跌让短线交易资金失去了炒作的方向,也引起了市场的恐慌。“毛指数”也下跌,导致上证指数出现跳水走势,结束了此前的连阳走势,转而刚好在趋势线上方。我们预测上证指数将在3300点附近测试此前的低点。主要是目前很多指数的技术方向,都处于下行状态。
当然,技术分析仅供参考。但目前市场的担忧显而易见。由于担心估值过高,那些基本面涨了十几倍,但涨幅没那么大的股票会下跌,这也是致命的。另一方面,我害怕政策,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政策及时调整,可能会很快转向。然而,目前的政策意图难以捉摸,决策者从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站得那么高或者那么远。所以,不是行政层面误解了政策,而是要主动适应变化。当然,我们希望政策能够更加确定,至少明白政策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如果市场真的提前进入下跌周期,投资者该怎么办?投资者应该回到企业估值的讨论上来。其实我们几年前就在谈估值,当时预测的好股票今年大多是盈利的。但最近1-2年,我们越来越少谈估值。原因是因为市场的周期性趋势,强势股屡创新高。比如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乐观了。现在即使业绩快速增长,市盈率也已经超过140倍,市场依然乐观。我们也说过,十年后,我们还是可能让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一段楼梯。但是在顺风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用估值的方法来指导投资。估值系统无法识别市盈率高的股票。比如常用的PEG估值模型。如果按照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增长速度,3-5年内业绩增长40%-60%左右,那么对应的市盈率为40-60。
倍。相信有投资人一定会提出反对意见,说他的增长率可能是100%以上。但这个方面你要把握一点,一个领域有暴利,那么必然会引起资本纷纷进入,来平抑毛利率。比如猪肉价格高涨,产能就会爆发。所以企业往往会树立技术壁垒,让其他企业不要进入这个领域。锂电池的门槛并不是很低,但也不高,至少他不是高端芯片的门槛,所以未来产能和周期对其都有影响。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投资人逆风和顺风的估值方式完全不同。顺风找热点,如日中天的股票再锦上添花,逆风你要防风险,结硬寨,打呆仗。你可以死板地套用我们的好股估值方法,甚至可以用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折现,实事求是地看手中到底值多少钱!
当前对于大盘趋势分析的难点在两方面:其一,我们能不能判断当前已经转向逆风。老实说个人还不确定如今全面进入逆风期,有可能是经济周期打了个喷嚏,仅仅是疫情反复导致的连锁反应。其二,如果是逆风期,投资人能不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逆风市场,情绪化操作是投资的大敌,或许明天早上你割肉了,下午就反弹!
“宁组合”与“茅指数”双双杀跌,后市如何操作?请收看今天晚上八点免费直播!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