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档案
林德全,中共党员,1985年8月出生,中山市潭州镇扶贫干部。从2010年开始,他参与了十几年的四轮扶贫工作。从潭州到禄丰,从禄丰到紫金,从紫金到广宁,2010年到2021年,十年剑法,三地七村铸就锋芒。2021年2月25日,林德全被全国总结表彰大会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36岁的林德全皮肤被太阳晒黑了。银发瘦脸逐渐显露出一线工人最真实的写照。在艰辛的扶贫路上,林德全活了十年,用热情和汗水为贫困地区致富铺路,用青春践行红船精神。
“坚持做好一件事”,扎根山村十年
2010年,25岁的林德全还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为了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他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毅然报名参加扶贫工作。谁曾想,这都十年了。
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林德全参加了汕尾市陆丰城东镇中山潭州镇帮扶谭俊村、韦偃村、淡水村的第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林德全回忆说:“刚去的时候,没有太多经验,不知道怎么和村民沟通,村民也不太信任我们。但当他们与他们长期接触时,就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
林德泉和他的团队成员到处走访村民,向村民解释“致富”的道理,并为村庄的建设寻求资金。最终,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组帮助贫困村稳定经济收入16万余元,781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上升到9000余元,3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
2013年6月,第二轮扶贫开发陆续到来。这时,林德全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于是有了报名的想法。那时,他的大女儿刚刚出生两个月。经过深思熟虑,他说服了家人,决定再次去那个贫穷的村庄。“既然做了一件事,就坚持做好,给女儿做榜样。”
随后,林德全参加了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两个贫困村的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三年后,两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呈指数级增长。
2016年4月,林德全踏上了第三次扶贫征程。2018年10月,他还担任过国光村扶贫队队长,领导示范扶贫工作。2019年,新的精准扶贫三年计划开始时,林德全毅然扛起精准扶贫的重担,开始了第四轮扶贫工作,誓不拿下整个胜利,绝不撤军。
帮助村里建立芥菜基地,随时做“推销员”
对林德全来说,民生大事就是扶贫大事。他始终秉持着“多谋福利,多解民生忧”的理念,入户走访,倾听村民需求。
知道村里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林德全积极筹措资金,亲自参与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
除了民生工程,林德全深知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活水之源,因此十分重视产业振兴。
2018年下半年,国光村因地制宜建立了占地11.55亩的芥菜基地。在收获的时候,为了尽快收获并上市,林德全和队友们亲自下去帮助农民收割和装船。随后,他不停地开了300多公里,把顾客点的芥末一个个送到门口,直到半夜12点半才全部送到。
每当他回到中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