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海网
6月3日,泰海网(海峡导报记者钱玲玲通讯员杨红星)围绕“打造招才引智品牌、提高留厦人才礼遇、展示人才发展环境”三大思路,厦门将陆续开展163场人才主题活动,共同营造招才留才、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昨天,由厦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主办的“2021厦门人才服务月”正式启动。“金鹭”人才代表——美亚柏科腾达、艾德Bio郑丽谋、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占祥、厦门市双石中学欧阳玲、“飞鹭”人才代表——台湾省原创音乐人杨牧,以及海外人才代表——“不见外”的潘威廉教授等。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沈阳一起按下启动键,象征着人才与人才工作者齐头并进。
一个
厦门“人才之歌”《留厦的歌》发布
今年,市委人才办联合厦门六中合唱团创作并演唱了厦门《人才之歌》—— 《留厦的歌》,并于昨日启动仪式上首发。厦门成为中国最早为人才群体创作“主题曲”的城市之一。
据悉,市委人才办将特别邀请社会各界共同打造人才版、地标版、合唱版等多种形式的《留厦的歌》,用歌声诉说厦门人对城市的热爱,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依托“白鹭人才”服务体系,厦门人才政策持续领跑全国。目前,人才可享受医疗、交通、旅游休闲、职称聘任等40多项专属服务。市委人才办表示,接下来,厦门将进一步提升“人才礼遇”,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标准,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细则,争取金融服务、留学促进、住房保障等10余项人才优惠政策,打通人才“最后一公里”。
2
设立人才创业基金的初始规模为5亿元
启动仪式上,市委人才办联合金源集团启动福建省首个人才创业基金——“厦门市人才创新创业一号基金”,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3亿元,配套保障支持2亿元,全力助力人才创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据悉,人才基金将重点投向市委人才办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硬技术”领域,配套2亿元贷款支持和政策优惠。双重叠加,形成初始规模5亿元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以“股债联动”的“组合拳”解决人才企业“有智无资”的发展痛点
三
清北等六所名校组成校友会吸引人才
启动仪式上,还签署了“鲁群星沙”名校校友会人才引进工作联盟项目。市委人才办与清华、北大等6所名校校友会组成人才引进联盟,持续加强高校优秀人才引进。联盟的力量吸引了更多著名的研究团队和优秀的
秀学子和校属企业、校友企业来厦发展。据悉,厦门市已同清华大学共建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暑假期间将会有一批清华学子集中来厦,帮助本地企业开展项目攻关和产学研合作。
4
“金砖人才创业基地”揭牌
昨天的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金砖人才创业基地”揭牌仪式,启动了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共同见证厦门金砖国家跨境电商(自贸片区)人才培训基地落地。
据悉,本次大赛以“聚力金砖启航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专门开辟“金砖人才赛道”,吸引集聚“金砖+”国家留学人才、外籍人才及相关机构的高技术创业项目,充分发挥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优势,带动金砖人才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共享创新创业机遇,打造“金砖+”人才交流合作品牌,吹响了全球人才“集结号”。
为鼓励支持海外人才来厦创业,主办方将为来厦参赛并落地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20万元至50万元创业无偿资助;符合条件的大赛优秀项目可优先推荐纳入厦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入选后可申请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同时,开设“创业成长营”,免费为参赛人才项目提供为期半年左右的创业辅导和两期集中封闭式创业培训,入选项目还有机会获得300万元-1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助力留学人员来厦创业企业落地转化。
活动月期间,人才公交专线、地铁专列、路名牌专版,人才广场等都将陆续亮相,人才将成为城市里奔跑跳跃的最美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