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职场心理学相关的标题。全文约1600字|推荐阅读时间4分钟。导读:进入职场最重要、最头疼的是什么?答案是如何与上级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段感情不是单纯的拍马屁,含金量太低!前几天在头条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刚好和我文章的主题有关。让我们看看她和上级的互动发生了什么。在很多工作场所,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吗?
读者问题
有很多新人抱怨,做了很多工作,也很努力,但是他们的上级总是不满意,总是挑出很多问题来批评人,好像不说几句话就不能展现自己的水平。
有时候,明明是按照要求做的,但也意味着你。如果你做同样的事情,别人做也没关系。如果我做了,会有很多问题。我感觉这个领导是在故意找自己的茬。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挑剔的出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磨合期。
新人是企业新人,对什么都不熟悉。他们的工作不符合上级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可避免的,这将导致相互不兼容。管理者通常会纠正下属以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是自然反应。当然,方法可以不同。好的领导是激励,高一级是引导,差的领导是批评,差的领导是破口大骂。但这不是挑剔!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期待,是督促你与他并驾齐驱。
第二个阶段是转化期。
新人如何对待领导的纠正行为决定了事情的走向。聪明的下属明白上级的意图和要求,下次做的事情超出了领导的想象。虚心接受,按上级要求去做。不是很聪明的是秀一套,而是藏一套(对付家长老师)。更糟糕的是找各种借口来解释和证明你是对的。最糟糕的是走自己的路(往好的方面想都想不通)。
事情就是这样,无论什么原因都会有什么结果。你有什么样的反应应该会导致你的上级对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如果你做得好,你会得到赏识和认可。如果你做得不好,领导会失去耐心,失望,然后他们会质疑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态度几乎一样,可能会上升到性格,开始讨厌我们。这时候,优越的外表背后,已经不是期待,而是厌恶和去除。这时,它真的转化成了
所以,当我们认为领导在挑我们工作的毛病时,首先要判断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如果是第一阶段,不是领导找我们的茬,而是我们找领导的茬。
怎么判断在哪个阶段呢?
1.总是在一个问题上找你的茬是对你的工作不满意,希望有所改进。是第一阶段。2.在所有问题上对你吹毛求疵是对你的人不满意,希望你离开。是第二阶段。
3.批评每个人是领导的风格。是第一阶段。
4.我只对你挑剔。第二阶段。
5.如果是比较私人的批评,应该是在第一阶段。
6.如果总是公开批评教育别人,应该是第二阶段。
7.如果领导跟你谈话,批评后给予指导,那还是第一阶段。
8.如果批评后被忽视,那就是第二阶段。
er/e97549fe-548a-420c-9c17-ff4a14ed6622" />做出判断后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如果真要是到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领导真正开始挑剔你了,我的建议是撤退,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挑剔不容易,去除挑剔更难。这时候与其去改变领导的看法,还不如挑个新领导从新开始。
如果是第一阶段,那要做好以下七点:
1. 树立被“挑问题”对于新人是常态的心态,磨合期出问题被说很正常,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总是找借口解释。按领导说的办就好。一句话,这时候千万不要挑剔领导!
2. 通过挑剔了解上级的要求,了解工作的重点。觉得适合就好好干,不适合我们就走人,不要想着,不按领导要求办,还会得认可。
3. 锻炼情绪控制力,千万不要抱怨。正确对待批评,不要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就让情绪蒙蔽双眼,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除了让同事抓小把柄,让领导讨厌,没有任何作用。有时候,承认自己不足,原谅领导的失误,更是自尊与智慧的体现。
4. 不要以自己的要求为准去衡量工作的好坏。以为自己的好,以为自己改好了,一切要以上级的标准为准,因为他是评判者。
5. 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细节。同样,把文件打印好,送给领导,有没有装整齐,有没有页面设计,有没有发现有打错的地方等等细节,往往决定好坏。
6. 学会自我肯定。有时候,做错了领导批,做对了,领导也不表扬。不表扬不代表不肯定你,往往是要求高或者觉得你就应该是这水平,这时候我们要自我肯定。
7. 多向领导喜欢的人取经(不要看表面,了解背后的故事)。表扬意味着正确,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
总之,请大家住一句话,天下没有故意挑剔下属的领导,让领导挑不挑剔我们,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世界上最有趣的等待,是未来。
职场老赵,曾为500强企业人力总监、培训总经理、中国农业大学指导老师,北京城市广播职业发展话题嘉宾,今日头条.头条学院“求职行动官”特邀讲师。现为资深职业规划师,培训师,为数千大学生及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答疑解惑,擅长职业生涯规划、职场人际关系、职场情绪和压力调整,提升个人职场展示力,更好地彰显出个人的职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