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2014年,英特尔第五代Core Broadwell因技术发展困难不得不上演跳票闹剧,让Tick-Tock节奏止步于14nm。今天,英特尔将于今年(5月中旬)在Q2推出第五代酷睿Broadwell台式机版本。就这样,它在2015年与最初的第六代酷睿Skylake发生了碰撞,但看英特尔并没有因为碰撞而打乱嘀嗒的节奏,所以第五代和第六代酷睿将在今年同期亮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以14nm Broadwell为“开胃菜”的第五代酷睿I系列。
高端市场的“临时工”:五代酷睿有什么变化?
五代Core Broadwell属于“Tick-Tock”战略中的“Tick”步骤,意味着结构不变,制造工艺提升。五代酷睿I最大的变化:1、采用最新的14nm的制程工艺,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功耗表现,并且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14nm在酷睿M在笔记本领域的威力,所以桌面版的性能值得期待。
除了从22纳米到14纳米的变化,处理器的架构基本保持不变。第五代Core Broadwell与第四代Core Haswell相同,而处理器内部设计依然保留了内置FIVR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而不像六代酷睿Skylake那样将“FIVR整体移除”,就是我们所说的架构基本保持不变的处理器。
有了五代主板供电阶段,你还能理智吗
2、Intel针对五代酷睿i加入一些指令集来加强计算性能,包括ADCX和MUL指令,用于生成16位、32位和64位随机数的RDSEED指令等。但是处理器的架构基本没变,性能预计不会比第四代有很大提升。
3、相比起架构,GPU方面则有大幅度的革新!五代酷睿i桌面版首次搭载Intel自家顶级核显Iris Pro 6200(属于英特尔第八代GPU图形架构),完全支持DX12,拥有48个EU单元,自带128MB eDRAM缓存。eDRAM缓存不仅可以作为专用的视频内存,大幅提升图形性能,还可以作为CPU的四级缓存(提升处理器缓存和内存系统的性能)。这个规格比第6代桌面版还猛!
性能优化改进包括:增加各种GPU缓存的容量、提升Hi-Z/曲面细分性能、提升像素填充率、硬件原生支持2xMSAA多重采样抗锯齿。
除此之外,还将会使用VP8开源解码器实现VP8视频格式的全程硬件解码。哈斯韦尔新增的可伸缩视频编解码器(SVC)将升级以支持更高规格的High Profile,一些基本限制将被移除以支持任意视频分辨率和裁剪。
4、关于命名,不叫K系列了.以往英特尔的命名规则:解锁的倍频版本是处理器型号后面带字母“k”的版本,外界猜测第五代酷睿I的型号:酷睿i7-5770K、酷睿i5-5670K。现在英特尔似乎想让大家改变惯性思维。第五代酷睿I的具体型号是酷睿i7-5775C和酷睿i5-5675C。解锁倍频的型号后缀不一定只是“K”,后缀可以是“C“。
虽然不清楚后缀“c”是什么意思,但边肖猜想,可能是用来区别以往“K”的型号并不是搭载最强的核心显卡,无论是什么意思,大家还是需要改变现有的惯性思维。解锁倍频的后缀不一定是“k”,后缀可以是“c”。
5、五代使用的是LGA 1150接口,和四代一样,9系主板已经确认可以兼容,而相同接口的8系列主板就还留有悬念.虽然我们早前在Gigabyte官网上发现部分8系主板兼容第五代酷睿,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厂商的8系主板都兼容。最终还是以主板的BIOS更新支持为准,要看英特尔的心情。
一个BIOS可以“控制”8系列主板的未来
第二季度上市:第五代Core i详细规格
目前基本上可以确认Broadwell桌面版只会有两款产品,分别是i7-5775C以及i5-5675C。两款处理器的频率不算太“凶残”只有3.3-3.7GHz和3.1-3.6GHz,但从定位上看是“凌驾”在已有的i7-4790K和i5-4690K之上,甚至比之后将要推出的六代酷睿Skylake还要高。
果真六代比不上五代?
为什么?笔者认为这里Intel是综合了CPU和GPU性能。笔者大胆预测,这样的CPU默认频率,相比四代i7更低,很可能出现倒退!
另外在一体机等领域,Intel还会拿出三款整合(BGA)封装的类似产品,分别叫做Core i7-5775R、Core i5-5675R、Core i5-5575R,前两者规格和C系列基本差不多,唯独是倍频是锁上的。
从官方资料显示五代酷睿将在Q2季度发布(也就最快大概也得在五月底正式发布)。到了Q4之后有可能陆续会推出后继提频型号。
●写在最后,Broadwell的性能如何?
CPU型号 | Core i7-5775C | Core i7-4790K |
核心代号 | Broadwell | Haswell |
接口类型 | LGA1150 | LGA1150 |
核心线程 | 4/8 | 4/8 |
频率(GHz) | 3.3-3.7 | 4.0-4.4 |
内存支持 | DDR3-1600 | DDR3-1600 |
内置显示核心 | Iris Pro 6200 | HD 4600 |
档位代号 | GT3e(128MB缓存) | GT2 |
EU单元 | 48 | 20 |
三级缓存 | 6MB | 8MB |
制作工艺 | 14纳米 | 22纳米 |
解锁倍频 | 是 | 是 |
TDP | 65W | 88W |
五代酷睿Broadwell以跳票者的身份“乱入”2015年CPU市场,同时作为14nm的先头兵和DDR3时代的最后见证者,这多重特俗性的身份让五代酷睿Broadwell的性能更加神秘!
但“神秘”≠“期待”,近几年来看Intel升级的“尿性”,CPU性能是挤牙膏,这次可能还会倒退!(默认主频比i7 4790K低不少),既然已经知道的“结果”那还会有哪来的期待呢?GPU性能!这次代表着Intel最强的GPU水平(甚至比6代酷睿的GPU还要强),估计这回会反超APU的节奏,到底能达到什么独显的水平呢?
不需要更换主板和内存情况下,尝鲜升级一款14nm的处理器也未尝不可。而要等六代酷睿Skylake的朋友则需要付出更多(DDR4内存和100系主板),至于大家更倾向选择哪种升级方案?自己就看着办吧?
当然选择静观其变的朋友也是相当机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