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25日讯(通讯员张、记者范木晓子)盐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部结构统一,院窗清晰。在这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迫隔离吸毒者(也称为受训者)。“626”国际禁毒日前夕,盐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禁毒宣传和社会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进强制戒毒中心,走近吸毒成瘾的人。它就像一个“家”。正是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全体民警陪伴吸毒人员度过了戒毒最艰难的日子,净化了被毒品侵蚀的心灵,帮助这些“病人”早日康复、走出毒品网络.
“爱心妈妈”:用心诊疗戒毒学员
女子管教组组长邱已转入强制戒毒所5年,在管教女学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公正的执法和热爱的纪律使她管理的女子监狱的综合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15年,一名新的女性吸毒者阿云被强制隔离戒毒中心收治。阿云进医院时精神恍惚,症状严重,长期戒断,抗拒管理,多次在监狱闹事。原来,多年前,阿云的丈夫是个“瘾君子”。因为找不到很多钱来支持他继续买毒品,阿云的丈夫冒着——英镑的绝望风险去筹集毒品。几年后,因为丈夫的影响,阿云也染上了毒瘾。阿云进入强制戒毒所后,染上了毒瘾,放不下独生女,所以她的对立情绪非常严重。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邱在阿云没有意识到吸毒成瘾的情况下及时控制住了局面,在阿云清醒时主动与她进行了无歧视的交谈。
“你在说什么?”记者问。“从家庭开始,我儿子比女儿小几岁。我们都是母亲,所以我会和她聊聊,聊聊孩子的成长和生活。”邱以女性的细腻呵护着阿云,努力化解她对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抵触情绪。生活中,邱对阿云百般照顾。日复一日,他通导教育,不厌其烦地关心帮助,终于软化了阿云被冰毒包裹的心。
邱在阿云成功戒毒后一直与她保持联系,并定期跟踪她的生活状况。阿云从未复发。她说她这辈子遇到的人太多了,有的害了你一辈子,有的救了你一辈子,而邱警官就是她的人生救星。她要感谢邱警官一辈子。
“除了和他们交谈,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外,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以外的温暖。”这是邱经常对女纪队同事说的话,她总是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吸毒人员摆脱毒品困扰,回归大家庭。邱用“母亲式”的关爱教育方式,像对待犯错的孩子一样,教育、说服被管教的学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被许多学生授予“慈母”称号。
人文关怀:让久违亲情在铁窗内唤醒
42岁的阿花,如果不是穿着蓝色的衣服(男同学的校服),根本看不出他温柔。他是一个正在接受强制戒毒的人。
“你最近和家人联系过吗?”记者问华。“昨晚我和儿子通电话,他问我,‘爸爸,那里是白天还是晚上?’。”儿子漫不经心地问,让爱荷华州瞬间泪流满面。原来,为了不伤害孩子们,爱荷华州的妻子和父亲骗孩子们说,他们已经出国做生意了,回家需要很长时间。
爱荷华州是商业领域的成功人士。十几年前,他从单位辞职下海,赚了很多钱。六年前的一个晚上,爱荷华州正在和几个做生意的朋友吃饭喝酒,几个人喝完酒就去了酒吧。很快,就有人提议来点冰毒“玩玩”,但禁不住朋友的诱惑,爱荷华州也加入了。在那之后,“滑冰”成了必要的“娱乐公关”
“‘溜冰’好几年了,家里人都不知道我碰过这个东西,因为我在家从来不‘溜冰’。”爱荷华州说。2016年的平安夜,爱荷华州和朋友在酒吧滑冰,被警察当场抓住。直到现在,家人才知道阿花吸毒多年,花了几十万元。
如果说一句“家庭电话”,让爱荷华州保持父子俩的威望和尊严;然后这次“视频团聚”让阿宝重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自爱。“如果你能在那里表现好,我们全家都会好的。”远程视频前,阿豹看着瘫痪的老母亲不断念叨,40岁的老人放声大哭。阿宝说,她妈妈以前虽然行动不便,但经常来看他。一个月前,她母亲双腿瘫痪,妻子无法照顾他。他当时真的崩溃了。后来纪检干部跟他谈了很多次,提出可以走远一点
程视频会面,他也因此慢慢走出心理阴影。“他以前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又回来了。”民警告诉记者,正是由于有了“亲情电话”“视频团圆”这样的人性化管理,阿豹和家人关系得到极大的缓和,这种人文关怀做法一举多得,既能让家属暖心、戒毒学员安心,也让民警放心。

远离“毒友”:走好回归社会第一步
“从我们接触的吸毒人员调查分析发现,这些人除了自己自律能力很差外,其家庭生活以及其接触的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民警蔡凤新分析道。
社会开放日活动当天,记者与吸毒人员的两名家属分别有一次简短交流。
小芬一家四口租住在城里,其公公和丈夫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她负责在家照看小孩和洗衣做饭,如果丈夫没有因吸毒被送进强制戒毒所,一家人生活可谓其乐融融。
“你丈夫是什么时候开始碰毒品的你知道吗?”对于记者的提问,小芬的回答让人有些惊讶:“我和他谈恋爱时,我就隐约感觉到他吸毒。”“那你知道了为何不阻止他呢?”“他这人喜欢酗酒,每次喝多了就出去购买毒品吸食,我也管不了他。”对于丈夫的吸毒行为,小芬选择了沉默。
“我丈夫不仅吸毒,还喜欢赌博,几年时间花了家里几百万。”小芳说,为了筹集毒资、赌资,其丈夫在外到处借钱。为偿还债务,家里卖了一套价值上百万元的房子。小芳的丈夫以前是做生意的,家里为了方便他谈生意,曾给他购买了一辆轿车,但没多久就被他偷偷卖了,转身继续赌博、吸毒。此后几年时间内,家里先后为他购买了几辆轿车,结果都被其卖了。
“像小芬、小芳这样的家庭,除了他们的丈夫自律能力差之外,小芬、小芳也是有责任的,明知丈夫吸毒,不仅不及时劝阻,还一味纵容、隐瞒。如果他们能及时劝阻或向警方举报,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蔡凤新感慨道。
蔡凤新说:“要想彻底告别毒品,除了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家庭生活环境外,学员们离开强制戒毒所后,一定要远离以前的生活圈子,远离曾经的‘毒友’,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编辑: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