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赚钱的励志正能量句子 文姐创业正能量

作者,编辑,文姐姐

这些年,总有一些不可磨灭的记忆。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有一段临时工的经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务农,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过着在土里挖土的生活。耕作、挖沟、推土、筑坝.我做了所有这些基本的农活。当时农村改革刚刚起步,我们村真正实行土地承包应该是1983年以后。虽然农民的劳动热情通过分田劳动得到了释放,但由于人多地少,土地严重碱化。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收获的粮食刚刚够吃。在收成不好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挨饿,村民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此,我真正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困难。说实话,我渴望走出农村,过上“公家人”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不期而至。1983年春节刚过,几个同行聚在一起,商量正月十五以后去哪里打工挣钱。我听到前胜利镇政府雇佣临时工的消息,回家后告诉了父亲。父亲很支持,马上跑来跑去问人要信息。在我父亲看来,不管你挣多少钱,只要你不在家种地,能出去打工,你的脸就会发光。穷继承风!

当时,村里的高中生很少。受父亲的影响,我喜欢写中国书法。每年春节我都会给邻居写春联。经常被叫去村里做一些计算,小有名气。后来经人介绍,我因希望协助司库征收农业税,被胜利镇政府临时录用,命运第一次眷顾了我。

你一生能打几次架?虽然我是临时工,但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所以,我珍惜这份工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机遇。

原胜利乡政府位于垦利县西南部,背靠黄河大堤,与利津县隔江相望,距我家17里。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由于黄河大堤上满是土路,我不得不沿着小路走,以防风雨,但我觉得一点也不难。

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只有一个人负责财务和粮食工作,管事的人很多。除了征收农业税,他还负责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食堂管理、饭票供应等日常工作。实际上掌管着乡政府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农业税俗称“公粮”,夏秋两季征收,在中国农村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幸运的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在2006年1月1日宣告结束,这是中国农民的福音。

征收农业税是财政和粮食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的职责是协助司库征收农业税。如果你想做好这项工作,你必须从头开始。

因此,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农业税征收的基本政策、标准、税率及相关业务知识,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深入各村了解掌握征收对象的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清楚、基础清楚。我也虚心向司库和其他老同志请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基本具备了岗位的综合技能,独立完成了司库布置的任务。

总结报告,写季度分析报告,整理业务档案也是我的责任。当时村里的办公条件还很落后。当时没有电脑和印刷设备,他们都依赖手写,不像今天。用算盘数数字,用圆珠笔复写纸制表。写字制表是我的“看家本领”,能做好,经常受到乡镇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表扬和表扬。每个人都称赞我漂亮的书法和干净的陈述。这使得m

“用了书,恨少了,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算盘”成了我的软肋。当时,加法、减法和乘法是最常用的总结报告。加减乘除都可以,但是乘法没有办法,经常出错。无奈,只好用笔算,先用铅笔改,然后尽快用圆珠笔写。有时遇到紧急情况,我不得不把它带回家,向父亲求助。我父亲是村里生产队的老会计

,算盘打得既快又准,我不得不从心里佩服。


我凭借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写分析报告得心应手,从不打怵。虽然格式不够规范,语言也不够流畅,但每次都能审查过关。


由于我品行端正,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时间一长,和乡里的领导和同事们熟悉了,工作关系十分融洽。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乡领导经常安排我参与其他工作。如计划生育宣传、法制宣传、农村水利工程检查等。有时还一展身手,出黑板报、写宣传标语,参与乡里举办的文体活动,既愉悦了身心,也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忽地,我恍然明白了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学无止境,艺不压身。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1984年10月,完成秋季农业税征收任务后,我又回到了农村。据说从那以后,由乡财粮员一人主持的工作改建制为财政所。次年初,我就去供销社参加了工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近两年的临时工生活,成就了我人生的第一起跑线。时间虽短,但确实锻炼和提高了工作能力,使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三十多年过去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成了过眼云烟。每每忆起这段往事,总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我感恩这段经历,让我遇见好的领导、好的同事;正是这段看似平常的经历,为我日后从事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令我一生受益。


识尽人间真况味,才知难得是初心。




作者简介:张玉海,网名心素如简,男,汉族,1963年10月生,现任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主任, 天津诗词学会会员,草帽诗社会员,垦利区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文秘工作。热爱古诗词,作品散见于《原创纯文学》、《京津冀诗人作家》、《青年诗社》、《红柳》等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