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CDN的市场细分更加明显,下游服务商的格局逐渐显现,上游客户的扩张空间在缩小,但也有发展潜力。目前,云巨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逐渐形成了围剿之势。第三方中立的传统大佬和创新厂商如何突围?
今天,亚太CDN联盟有幸邀请到加速CEO王,针对边缘计算CDN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如何在传输领域做大做强,分享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验。
经过五年的输电领域经验和五年的创业,王越来越摸清了整个CDN输电市场的发展趋势。这几年的沉淀让他逐渐明白云帆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客户,应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他认为,企业要想有出路,必须走精细化运营和产品差异化的路线。
“云帆加速并没有改变赛道”。
对于一家坚持了5年的科技创业公司来说,这条赛道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面前会出现哪些障碍和挑战?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云帆加速首席执行官王伟
精益求精 垂直深入 坚持细化运营传输领域
王表示,当前CDN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5G商业化加速。虽然流媒体视频、4K电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云游戏等应用标志着大带宽时代的到来,但更多用户的需求正在逐步显现。然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型CDN企业进入市场,导致行业价格战不断。CDN利润接近触底,市场体量趋于饱和,以至于持续抢占CDN领域市场份额的成本非常接近甚至超过收益。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也能感受到市场饱和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记者了解,由于CDN目前几乎处于负毛利状态,一些对市场变化比较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发展方向,例如风口上的“新基建”,5G核心技术“边缘计算”。
但显然,面对“百家争鸣”的市场竞争,王羲桀已经找到了云帆加速的突破口。他认为,当前云帆加速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企业着重开发的“边缘计算”。
云帆边缘计算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创业之初。2014年,云帆启动P2PCDN计划,并于2018年获得国家专利批准。这是国内首个将边缘计算架构用于CDN服务的技术专利案例。该专利技术的第一代产品P2PCDN,曾为芒果TV等知名企业提供服务,赢得好评和深度合作;第二代产品Super CDN获得某知名手机厂商下载业务一等奖,服务于某头部短视频平台。并且在很多深度领域,他们都与顶级内容服务商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
王进一步表示,在这个行业游戏中,玩家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领域,这可以说是各有所长。然而,对于云帆加速来说,边缘计算是一张具有巨大竞争优势的王牌。只要这张王牌打得好,云帆加速就有可能抓住边缘计算领域的市场机遇,成为行业龙头。
可见,云帆加速已将“边缘计算”技术商业化,产品投放市场后,服务状态稳定,客户反馈良好。这意味着云帆加速为边缘计算构建了全新的CDN赛道。在这条赛道上,虽然有迅雷、网科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但云帆加速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拥有成熟的边缘计算服务,有别于阿里巴巴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计算服务商,也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行业“弯道超车”,成为边缘计算领域的TOP3服务商。
王认为,除了产品定位之外,还应该加快自身公司的品牌定位,让企业充分享受到变速器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也就是专注于变速器领域。
王伟说,云帆加速是一家专注于变速器领域五年的公司。在边缘计算CDN领域,云帆加速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公司。在过去的五年里,它没有依赖像BATJ这样的大资本市场。它完全是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将P2P技术与CDN相结合,并相继推出的
业模式,将十几年来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的CDN拦腰斩断,逐渐释放技术红利,颠覆了行业格局,独自扛过了2019年的行业寒冬,因此论技术、论创新,王羲桀一点也不担心云帆加速的实力与能力。
在谈及传输技术如何深入发展,王羲桀还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划:
第一是模块化---在不远的将来,云帆加速将通过品牌升级与技术革新,让CDN、PCDN、P2P、超级CDN等多种产品模块化,变成可以相互拼接、相互组合的“积木”,使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需求,自由选择云帆加速的产品模块,并任意组合,从而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要,获得高度自由的“乐高式体验”。
第二是专业化---王羲桀继续强调,云帆加速专注在传输领域深耕,坚持自身技术的特色,做好垂直传输领域的专业化,就像短视频行业的创新代表“快手”,云帆加速也要成为CDN行业中垂直深入传输领域的专业化企业;在“技术专业化”的同时,云帆加速也在探索“服务专业化”,全新升级的顾问式定制服务能够辅助客户进行需求分析,从而为客户量身打造最具针对性的专属传输组合套餐,全方位满足客户的业务需要,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第三是规模化---云帆加速拥有近300个自建优质CDN节点和超过500000+边缘节点数量,覆盖全国80%以上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增加节点以部署云帆CDN结合P2P的多通道传输技术,实现链路可动态调整、系统灵活的模蛛网型网络结构,而这种结构会随着云帆加速节点的增加而逐渐区域化、规模化。
第四是数据化---通过对数据化运营模式的深度挖掘,云帆将从IT时代,变革为IT+DT时代。在发展去中心化、迭代升级、多点聚合等从IT模式向DT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云帆加速将对用户数据进行合理高效地整合,运用数据管理服务,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对于成功,王羲桀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的自我怀疑,因为云帆加速在前面的5年里已经吸取了非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不光承受着头部企业等同类企业的竞争打压,自己还在企业战略、策略以及执行上踩过坑。但是经过了5年的摸爬滚打,云帆加速已经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决定先从传输领域做好垂直品牌,之后再去挖掘边缘计算更深层次的价值。
战略布局 着眼未来 “天时地利人和”

“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花心思、肯争取,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成为企业的主人。”
云帆加速伴随着互联网流量暴增而起,以技术创新安身立命,更是因为有一群传输领域实战经验丰富团队而有了今日的行业前三的地位。但是通过对2019年年底公司业绩的分析,王羲桀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之所以“空”是因为他认为云帆加速的“篮子”依然千疮百孔:产品品质不够稳定,对外细分不够清晰,客户集中不够分散,当然也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存在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需要靠什么解决?王羲桀给出了简明扼要的答案:要靠人去解决。这些影响要靠云帆加速的每一位员工去解决,要靠企业的所有人将力量合在一起去解决。因此,王羲桀得出了一个结论:团队合力是公司前进的核心动力,而管理则是凝聚团队合力的核心工具。他进一步说明,一群人光聚在一起叫做团伙,一群人不但聚在一起,还有流程、有制度、有管理的叫做团队,管理工具就是在辅助企业员工整体成为一个团队,所以王羲桀提及市场、产品、管理这三块内容的目的,就是要让云帆加速自己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为了增强公司团队凝聚力,王羲桀没少花心思,经过了充分的思考与周密的筹划,他专门为公司员工制定了“期权制度”,主要内容是从公司股份里划出5%比例的期权分发给符合领取条件的员工。王羲桀期望能够以此制度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并充分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王羲桀还表明,目前公司的经营阶段算是处于发展中期,而企业最终的目标是上市,只有真正上市,公司的期权才会从白纸变成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在采访最后,王羲桀着重强调:每个人的特征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职能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企业所做的贡献也是不同的,只有这些“不同”的人互补在一起,才形成了企业的“大同”,云帆加速在边缘计算CDN行业才能达到今天所有的成就。当然,作为一个企业,云帆加速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所以要靠战略、靠策略、靠计划去把项目执行好,把未来规划好。云帆加速经过了五年的洗礼,使得企业对目标与远景都有了明确的升级,现阶段的企业目标是“技术升级商业模式,服务沉淀优质品牌”,企业愿景为“传输量化价值,计算传递未来”。王羲桀坚信,在企业目标与愿景的指引下,在“天时地利”的环境中,只要云帆加速获得了“人和”,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富有在不远的将来是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