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并购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 企业并购估值风险

一般来说,实施并购有以下九个方面,即签订合作意向书,当然只是为了

确定两家企业的初步合作意向,经过整个项目组的初步评估和风险讨论后确认

是否有必要开始要求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我认为第二步到第三步实际上是为了

一个目的是揭开这个企业的盖子,看看它是不是我们的菜,因为一个是不对的

这个比喻就是爱上男朋友的过程。其实是考验双方是否合适。对方是

这不是真的,是吗?

有可能你说的越多,知道的越深(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小),最终,尽职调查也不过如此

为此,对方公司把你炸飞了,我们的生意有多好,我们有多有前途。

光明,但你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你作为一名律师会员,那么你就进入和

购买项目团队时,要检查是否相关,比如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是否存在重大税务风险,是否存在重大财务隐患,律师是否存在重大税务风险

人事争议,是否存在重大商业隐患,尽职调查后会形成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也将在你签署M&A协议和未来评估M&A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筹码。

M&A的第五步是企业价值评估,它几乎直接决定了你想做什么

买这家公司需要多少钱,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且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很棒

有三种,一种是收益法,另一种是市场法,另一种是资产法。

其实市场规律和资产规律都很简单。市场法则通常比较市场价值。对我们来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比市场价还简单的东西,那就去淘宝天猫看看吧。

你大概知道市场价值是多少。哪里可以找到类似企业的东西的市场价格?

一般来说,是二级股市去寻找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然后判断你

你的非上市公司市值是多少?那么资产法实际上我认为是可能的

用的不多,就是你看一个企业的账面价值,我想重点看收益

法,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现在以最简单的房地产投资为例,如果你拿年化贷款6%

借了100万,然后全额投资了一个楼盘,然后5年后,这个楼盘涨了30%,所以不考就好

考虑到任何税费,你把这房子卖了。

这是一种损失或收获。我们按照大多数人的正常逻辑制作资产负债表,来计算我们的整体利润。嗯,我第一年花了100万,所以从第二年到第六年,我每年要支付6万元的财务费用,也就是利息。因此

到了第6年也就是我会以130万的价格给卖出去,那么每年的收入减支出就是我每年的利润这样一合计算下来,我虽然房子赚了30万,但是利息5年一共30万,好像我不亏不赚唉,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第二年当你再付这6万块钱利息的时候,假如你也身无


分文,那么你唯一的路径也是从银行以6%的贷款来借来6万块钱还这6万块钱的


利息。



那么到了第三年你所需要负担的利息就是100万加上6万块钱再乘以6%。这


么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利滚利,如果这样一算的话,那么全年就有不亏不赚,变为


了亏损1.51万。



好,那么我们刚刚所说的算法其实是考虑了复利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考虑资


金的时间价值,而正常情况下在一个企业的决策中有一种决策方法叫做企业净限


制,我们还是以房产为例,就算是5年之后,我们这个房子会以130万的价格卖


出,但是我们如果现在要决策,我们是否要进行这项投资行为,那么我们要计算一


下这项投资行为的净现值是否大于0,也就是这个项目未来所产生的所有的现金流


量,按照一个折现率折到现在的价格,再减去我现在要付出的投资成本,它的余额


是否会大于0,折现率通常就是一个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以我们这个案例而


言,你是以年化6%的贷款借的利息,那么你对于你所投资的项目项目最低的要求


也应该是在6%以上,好就算5年之后你花130万把这个房产给卖出去了,但是如


果按照6%的折现的话,折到今年其实你的限制只有97.14万,而事实上你是花100


万投资出去的,所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你的净现值是小于0的。


那么净现值法它的评判原则也很简单,进线值大于等于0,方案可行小于零方


案不可行,所有的项目方案的净现值都大于0的时候,我们就会选npv最大的方


案。这样看来貌似企业的收益法的估值好像是非常科学的,但其实这里面也是有非


常多的估值的陷阱的,所以为什么说企业估值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你虽然


有了非常系统的方法,但是你第一你如何能够确定你收购一家企业未来10年到15


年的这个现金流量,这个估计其实是非常带有主观色彩的。



第二就是关于折现率的选择,我刚刚说的折现率一般来讲是不低于一个企业要


求的最低报酬率,那么什么是一个企业要求的最低报酬率,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问题。



好完成了企业估值之后就来到了交易结构的设计,一般来讲交易结构的设计可


以是资产性的收购,也可以是股权性的收购,股权性的收购就是你收购了这家企


业,那么你对它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资产是你的,同时它所带来的债务风险隐患都


需要你来承担。



虽然看上去通过了很多的尽职调查,但你是否真的能够了解一个公司,其实还


是很难下定论的,就好比很多人哪怕经过了七八年的爱情长跑,却依然很难在婚姻


当中坚守,所以说其实老师有讲到更愿意的情况还是资产性的收购。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并购整合,其实75%以上的并购失败于整合阶段,因为不同


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管理风格,不同的战略,甚至是一些债务方面的问题,税务方


面的问题,财务方面的问题,很难让两个原本不同没有血缘关系的企业能够完全的


融合,所以说老师当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如果你真的是做并购项目,那么你并购来


的项目交给别人运营就好了,说白了就是自己生的孩子让给别人养,因为你有很多


的调查估值以及合同的签订,其实都是带有一些主观色彩,而且并购和被并购方双


方都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所以最后的运营和整合是非常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