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房价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涨价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100个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3.6%。
本来一百万的房子,这一涨就是十几万,两年的工资又浪费了。
每次房价上涨,很多人心里都慌了,怕来不及买不起,于是开始慌慌张张买房。
只是我缺钱。如果我掏空六个钱包,向亲戚朋友借一些,我总能把首付补上。
但是没有资格买房很难。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越来越严格,今年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200次。
投机者受到了打击,而那些只需要他们的人被挡在了门外。
这时,一根救命稻草出现了,这就是公寓。
一方面,公寓大多是小公寓,一个客厅一个客厅,或者总面积小的小复式公寓。
另一方面,公寓的单价比同地段的房子低很多,大致相当于打六七折。
100万买房子,换成公寓,也许60万就搞定了。
更关键的是,公寓不限购!随便买!
对于首付不够,没有买房资格的人,单价低,不限购的公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此外,还有一些中介被忽悠了,比如精装修、包里住、贷款付租金、以租养贷。似乎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
李师兄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从天而降,但是李师兄见过很多东西从天而降。
这次也不例外。
让我们从结论开始:投资公寓,绝大多数都是坑,坑死人不偿命!
02
在谈公寓的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美好公寓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在中国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中,只有住宅和商业办公楼,没有像公寓这样的土地财产。
>所谓的公寓,其实把原本拿来建写字楼的商业用地,用于建造具有居住性质的房子了。

虽然偷梁换柱了,但公寓的性质,依然是商用办公楼。
也就是说,公寓从一开始就是不被认可的“住宅”。
既然这样,为啥市场上还有这么多公寓出售呢?
我们知道,城市规划讲究配套,住宅得有,学校得有,医院得有,商铺和写字楼也得有。
尤其是商铺和写字楼,是吸纳就业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让当地的人有工作,政府有税收,这个地段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在大批的写字楼拔地而起之后,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却迟迟跟不上。
尤其是最近几年,整体经济不好,加上互联网电商对实体经济的降维打击,导致大量商铺和写字楼空置,这种情况,在北京、深圳这种一线城市都屡见不鲜,更不要说是一些二三四线城市了。
这样下去不行啊,开放商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找银行借的钱得还,资金要周转才能活下去。
既然有这么多人口无处安家,写字楼空置率又高,那直接把写字楼装上卫生间,直接当住宅卖,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而且这还可以增加人气,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对地方也没啥损失,他们增加税收,还能解决一些住房问题,可谓两全其美,于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公寓野蛮生长。
03
看起来公寓和住宅差不多,不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吗?
睡哪里不是睡啊!
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公寓的坑,谁买谁知道,谁买谁后悔。
不信我们来看看。
不宜居住
公寓因为生来就不是为了居住的,自然就会有很多不方便。
公寓是商业用地,水电费、物业管理费都得按照商用标准,普遍比住宅费用高出一倍。
每月交水电费的时候,绝对让你痛彻心扉。
更坑的是,公寓不通燃气,也不让用明火,想做个饭,只能用电,不过用火和用电做出的菜,味道就差远了,做过菜的都懂的。

再说邻居,可能是做美容美发的,可能是练瑜伽的,可能是做按摩的,可能是修电脑的,搞不好是做电竞的,各种牛鬼蛇神都有,夜晚也不带消停的。
最让人崩溃的是电梯。
正常的住宅,通常一层就两三户,四户就算很多了,一部电梯也不会拥挤。
而公寓一般楼高比较高,而且都是些小户型,一层几十户,共用两三部电梯。
上班等电梯,等到你怀疑人生。

爬楼梯吧,太高;等电梯吧,时间掐不准,搞不好就错过了上班打卡时间。
政策限制
如果只是不宜居,咬咬牙也能接受,毕竟便宜还不限购。
但是政策限制,绝对是硬伤。
首先,公寓因为商住属性,无法落户,自然这个城市的所有福利,像医疗、孩子教育方面的权利,都无法享有。
住宅最大的用处之一,就是让你落户,享受这个城市的优质医疗、教育,而公寓连这种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

说白了,你只是买了一个睡觉的地方。
其次,普通住宅有70年产权,但是公寓只有40年产权,虽说到期会自动续租,但究竟怎么落地,还没有定数。
在贷款方面,公寓限制更严格。普通住宅最多贷70%,最长贷30年,而公寓最多只能贷50%,最长贷十年,贷款利率还会上浮。
假如你有100万,去买住宅,能买到333万的住宅,贷款30年,等额本息每月还款12366元。
如果去买公寓,只能买到200万的公寓,贷款10年,利率上浮10%,等额本息每月还款10798元。
很多人之所以买房就是因为自带杠杆,但是买公寓能撬动的杠杆空间太小,完全失去了这方面的投资价值。
另外,买住宅可以用公积金贷款,而买公寓只能用商贷,利息高了不止一点。
最后,公寓的交易税费,又是一个大坑。
如果是买新公寓还好,需要缴纳3%的契税,比住宅的1%高2个百分点。200万元总价的房子,多交4万契税。
如果是二手公寓,税费就很恐怖了。
具体如下:

粗略计算下来,如果你打算卖掉公寓,交易一次的税费估计就占到了增值部分的一半以上。
你100万买的公寓,10年之后,运气很好,找到了一个接盘侠,可以用200万总价卖出。
结果上涨的100万中,有五六十万,全得上交国家。
最后一算,年化收益4%,还是单利计算。
再算上你这些年的装修费用、物业费用、贷款利息、买房中介费,几乎可以把增值部分吃光。
结果这些年,你就买了个寂寞。
这还是运气好的,如果运气不好,就会碰到买公寓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流动性差
看完上面说的问题,说公寓是个烫手的山芋,相信你不会反对。
既然是个烫手的山芋,但凡脑袋灵光一点的人,都不会买。
况且真要买,人家直接买新公寓就好了,全新的,税率还低,不香吗?为啥要接你的盘呢?
而且目前各大城市的公寓,基本都是供给远大于需求的。
比如成都的公寓库存,够卖5年,郑州的够卖8年,这还是在一套都不新增的情况下。
除非你降价,但是降价之后,再除去交易税费,你还有的赚吗?
最后能够顺利把公寓卖出去的,已经属于运气爆棚,祖坟冒烟那种,跟A股打新中签差不多。
剩下的,想甩都甩不掉,只能烂在手里。
正因为公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价格涨起来也是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
很可能住宅涨了两倍,公寓才涨50%,咬牙降价卖出,到手基本没得赚了。
公寓,就是投资小白的坟墓,早已尸骨累累。
到头来,公寓既没有居住属性,也没有投资属性,还甩都甩不掉。
真就是买了个睡觉的地方,证明这个城市里有一栋你的房子,安慰一下自己漂泊的心灵。
如果你真的只想买个住的地方,不喜欢做饭,以后也不打算换房,没有投资需求,没有落户和孩子上学的需求,那公寓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强烈不建议买公寓。
投资买房,请记住一句话:
限购越严,越难买的,越值得买;购买无门槛,中介天天推销的,往往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