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资本市场,以投资收益为主,主营业务利润贡献为辅的企业不在少数。江苏大岳,位于江苏盐城,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至2016年,依托东风大岳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大岳起亚”)25%的股权投资收益,近8年投资大岳净利润保持在1亿元以上。
2017年已经过去,但对于在大岳投资的投资者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年。
公司近日披露的2017年年报显示,大岳投资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亿元,同比下降355.32%;截至2017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91亿元,同比减少7.17%。记者注意到,这是继2002年亏损后,该公司自25年前上市以来,全年第二次亏损。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对公司过往业绩贡献较大的参股公司大岳起亚,2017年亏损较大,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第二,2017年,公司在计提大岳卡特公司商誉的同时,还为大岳卡特公司计提了多项资产减值准备。
八大业务五项亏损
作为一家综合性投资公司,公司业务主要由两大类组成:——纺织、高速公路收费、生物柴油、新材料等主营业务,以及汽车制造、火力发电、煤炭开采等参股业务。在另一个领域,智能农业设备制造于2017年9月从持股业务转变为主营业务。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现有8项业务中,高速公路和电力业务保持盈利。其中,3家公路公司实现手续费收入38.08亿元,权益净利润合计3.55亿元;陈家港电厂年销售收入21.25亿元,公司享有投资收益1993万元;公司从大岳金融公司获得投资收益1161万元;纺织公司亏损5960万元;大岳智能农业装备公司亏损3246万元;新材料和生物柴油公司分别亏损1460万元和1.68亿元。
持股业务方面,西门大岳煤矿扭亏为盈,盈利25万元。其他业务亏损,其中大岳起亚全年销售汽车36万辆,营业收入299.33亿元,净利润亏损11.23亿元,对应25%股权净利润亏损约2.8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来公司调研的机构投资者有几个,但不多。记者发现,2017年,只有方正证券发布了《起亚开始逐步好转》研究报告,首次给予公司推荐评级。调研报告中提到,大岳投资最重要的贡献来源东风大岳起亚前三季度因萨德尔事件销量大幅下滑,2017年10月开始销量开始好转,当月K3和KXcross销量分别达到1.5万辆和6000辆。公司证券部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起亚在大岳的销量有所回升。他说:“价格较低的车型销量确实占比较大。
亏损业务暂不剥离
谈及公司2017年业绩亏损,上述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叶澄汽车丢车了”。
记者了解到,公司对起亚大岳的投资始于2000年,而对于大岳的投资,起亚大岳对公司真正的利润贡献始于2009年。记者查阅历年年报发现,2009年起亚大岳的投资收益贡献从最初的1.8亿元持续上升,2014年达到10.67亿元的贡献峰值。2012年至2014年三年间,参股投资收益保持在10亿元水平。
从公司历年年报来看,这三年也是过去十年最好的。年报显示,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1.98亿元、12.92亿元和10.66亿元。在相应的
对于公司目前的亏损情况,记者《证券日报》询问公司是否会考虑剥离亏损资产。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不会剥离现有亏损资产,公司正在努力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扭亏为盈。目前公司亏损业务中,纺织业务有望在一至两年内扭亏为盈,公司上市之初就存在的拖拉机业务将会减亏并尝试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