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上市要排队几年 创业板上市

本报记者金上海报道

股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开始了。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同日,中国证监会就《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4月28日,深交所召开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工作动员部署会,汇报改革准备情况,解读改革核心要点,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步。”

某中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告诉《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记者:“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响应中央扩大直接融资的号召,而股权融资是扩大直接融资最直接的方式。从政策的出发点来看,这是一件长期积极的事情,但关键要看落实情况。”

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定位

创业板将区别于科创板的“硬科技”特征。根据近年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改革后创业板将定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加依靠创新、创造、创造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鉴于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并初见成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又一步。

但上述中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坦言:“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股票供给可能大幅增加,极有可能导致创业板和成长股估值系统性下降。不过,‘注册制’说得太久了,好事都磨出来了,等着瞧吧。”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沈攀也认为,从政策解读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中长期积极意义。但从市场影响力的角度来看,需要正视预期演绎的复杂性。“在资本供需层面,新经济下a股股票的稀缺性有所下降,估值溢价可能被压缩;IPO加速可能导致资金分流;注册制下的创业板IPO一开始可能会受到市场追捧,这会分流投资于股票a股的资金。”

但在中信证券分析师翔宇看来,自2019年7月以来,科创板共上报企业250家,其中在审企业114家,上市交易企业99家,会议率94%,平均首发募资12亿元;同期,创业板上市公司42家,平均首发募资5.4亿元。预计创业板注册制在发行节奏上会略有加快。但考虑到平均募资规模较小,且当前流动性宽松导致追求高回报的新资金供给充足,预计创业板注册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明显小于科创板开板初期。

沈攀认为,创业板新的个人门槛是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低于科创板50万元的门槛。因此,客观上,创业板潜在的流动性增加实际上更大;此外,由于创业板上市首日涨跌放开,上市5天后股市将推开20%的涨跌规律,创业板现有交易基金的活跃度将在涨跌变化的刺激下增强

根据科创板的运营经验,邱翔认为,放宽涨跌限制有助于抑制市场投机,加速优胜劣汰。根据深交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深交所对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的限制是基准科创板,即从第六个交易日起20%的价格限制。事实上,自科创板开板以来,99家公司在共计11141个交易日中,只出现了46个涨停和36个跌停。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以来触发跌停板的次数不到一次,触发概率仅为0.74%。目前,热钱在创业板的“打板”策略往往依赖于个股在10%的日线上限上的无限价格和流动性损失,从而吸引散户跟风,减少自身资金消耗。根据科创板的经验,将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会明显增加个股的炒作难度,在打板失败后也会面临更大的损失,导致纯题材或概念炒作减少,加速股市优胜劣汰。中长期来看,注册制放松交易制度也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得更高的定价权。

券商进入大投行时代

前述中型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认为,注册制改变了投行的竞争格局。审批制度是公开的

权模式,投行的角色是发行的通道;注册制是市场机制,给予投行更大的话语权,让具有研究、定价、销售能力的投行占据更大的份额。“创业板的IPO保荐终会走向集中。”


科创板自推行至今上市99家企业,合计募集资金1183.71亿元,“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金、中信建投和华泰)市占率合计高达52.65%,其中中金27.19%,中信证券14.21%,远高于前期投行IPO各家市占率;科创板及注册制极大地推进了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当下创业板报会项目的券商分布相对分散,且中小券商也占有较大席位,在注册制以及新《证券法》全面强化中介责任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认为,从行业发展脉络上,随着注册制试点不断推进、再融资新规落地、新三板精选层转板机制理顺,证券行业做大投行业务的逻辑越发清晰,加上投行资本化业务,大投行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马鲲鹏亦认为,投行业务龙头集中趋势将加速,IPO储备充足的龙头券商将继续受益。科创板注册制推出后,A股股权承销集中度显著提升,2020年初至今,IPO主承销CR5(市场份额排名前五)为69%,比2017年提升33%,预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加速投行业务集中趋势。截至4月27日,IPO排队企业(不含科创板)共403家,CR10(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为53%,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金公司IPO排队企业数分别为35家、33.5家、18家,分别排行业第一、第二、第六。


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认为,注册制充分信披基础上,价值判断移交给投资者,对投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投资者结构变化,去散户化趋势加速,被动投资将成主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为散户投资优选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鲲鹏看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大概率在年内上市。深交所已较早进行系统技术调试和人员配置,创业板注册制从宣布到首批企业上线,历时或比科创板更短,科创板从宣布到正式开市历时约260天,目前到年底仍剩余240多天,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较大概率将在年内上市。


(编辑:孟庆伟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