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农村的创业项目 河南创业项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薛

一方面,新项目因用地指标不足难以落地,另一方面,又因生产经营困难成为“僵尸企业”。如何处理农村产业发展中新项目“吃不饱”、老企业“垂死挣扎”的问题?

宝丰县给出的答案是:“换笼换鸟”——通过资金投入和引进新项目,重振产业动能。它仍然是公园的“故土”,但已经成长为“好钱景”。

7月1日,在小七乡枣庄村宝丰好润农业有限公司的大棚里,20多名工人正在覆盖棚膜,绿色的农作物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看上去喜人,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但几年前,这个集种植、养殖、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还是杂草丛生的僵尸企业。“公园占地1500多亩,但并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小七镇副镇长李亚洁悲伤地说。

2016年,园区原经营者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如何盘活闲置资源?小七乡投入260万元对园区水电路进行升级改造,对48个老旧大棚进行翻新改造,对冷库进行改造扩建,新建分拣烘干车间,使园区焕然一新;同时引进奥灵养殖、隆康养殖、昊润农业等9家公司,让闲置多年的资源得到再利用。目前园区年产值预计达到500万元以上,将有效带动园区周边60至80名闲置劳动力就业。

园区的重生只是宝丰县振兴农业园区活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丰县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针,大力实施“换笼换鸟”,一大批农业园区展现出新的活力。

随着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土地指标紧张、转型困难的企业占用农业园区资源的问题?“只有实施‘换笼换鸟’,淘汰‘笨鸟’和‘死鸟’,腾出低效或闲置的土地,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下得多、飞得高的‘帅鸟’,园区才能重生,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宝丰县委书记徐红兵说。

如果你有一个绝妙的想法,你必须大胆地去实现它。根据闲置园区形成的原因和现状,宝丰县成立了专门工作组,配备了具体负责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按照“先易后难”、“一园一策”的思路,协调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以园区“二次创业”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从而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

宝丰在唤醒睡眠资源的同时,通过延长和补充链条,进一步提升了“换笼换鸟”的效果。位于石桥的虹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虽然是由四大种植户通过镇、村、经营者多方协商生产经营,但却重新焕发了生机。但由于技术落后、设备不足,难以有效拓展产业链,园区发展前景有限。为此,引进当地食用菌龙头企业袁泉公司,为种植大户提供羊肚菌、平菇等菌种、技术指导、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了菌种研发、精深加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的食用菌产业链,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正是农业园区“换笼换鸟”项目的大力实施,宝丰县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拓展了项目落地的新空间,促进了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据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肖志举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5个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