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没有快乐的一天!
出于专业原因,我们每年都为大量企业家服务。喝酒之前,每个企业家都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喝醉了,有的跑到街上疯了;有人痛哭流涕。
平日里,明丽的老板在创业初期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焦虑中,无处发泄,无人诉说,苦不堪言!
苦,说出来的不叫苦,说不出来才是真的苦。
创业者的焦虑讲不出来。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接到一个客户的电话,说没有现金不能离开收费站,问能不能给他寄过去。
当时我也是迷迷糊糊的,所以就答应了。他刚穿好衣服又打来电话,说问题解决了。
对了,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没有谈论工作或生活,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二天,他给我发了一条只有几个字的短信:——。谢谢你和我聊天!
当时我觉得很疑惑。
去年我自己创业,只为了了解客户的感受。
白天忙于工作,与员工、供应商和客户打交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创业的巨大不确定性瞬间让你焦虑。
你不确定明天的交易能否谈成。
你不确定明天是否会有员工离职。
你甚至不确定你是否能做到。
一切都压在心里随时爆炸!
我把电话簿翻了一遍又一遍。
size:15px;">家人不能打,怕他们担心。商业伙伴不能打,怕他们小瞧。
员工更不能打,打了只会影响他们工作。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朋友,聊了两句,发现也说不到一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的焦虑在朋友眼中也许只是矫情。即便是相通了又能怎样,焦虑并不会减少分毫!
什么是焦虑!
对现状不满意,又对未来不确定!
最近几年,知识焦虑成了主流,中年人给自己买课,也逼着孩子上补习班。
没有人喜欢学习,人类天性自由,谁愿意被束缚住!
大家争先恐后地买书报班,只是为了突破现有生存环境,给未来增加一些筹码而已。
创业者的焦虑,核心是生存。
创业九死一生,我朋友前几年开餐饮,半年时间赔了100多万,至今还在打工还债。
2020年餐饮创业数据,新店倒闭率高达80%,也就是说开10家店,只有两家能存活下来,至于真正赚钱,可能只有一家。
创业者时刻处于生死边缘,不焦虑是很难做到的。
可我们也总能看到一些创业者,并不焦虑!

小学课文有篇文章,卖油的老汉,身怀绝技,闭目倒油不洒,路人惊奇,时常问老汉。
油价昂贵,倘若不慎失手,岂不几日白干!
老汉笑着答道:你倒几十年也能闭着眼睛,无他,惟手熟尔!
故事略有改动,大意不变,老汉不焦虑,并非老汉身怀绝技,而是做的多了,倒油的每一个细节早已烂熟于心,自然不会焦虑。
老汉焦虑油洒,就像创业者焦虑赚钱一样。第一次倒油谁都会焦虑,因为没干过,心里没谱,手上就没有准头。
老汉干的多了,没有他不熟悉的细节,心里有谱,手上也就有了准头。
从未知转向已知,是解决焦虑唯一的办法!
第一次创业,面对的所有情况都是未知。
对团队管理是未知的,对市场开发是未知的,对商务洽谈是未知,对财务税收是未知的,甚至对自己都是未知的。
如此多的未知堆积在一起,每天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中,想不焦虑都难!
焦虑一定要解决,轻者影响情绪,重者影响生命!
我认识一个创业者,阿豪。看别人开餐厅赚钱,自己也筹钱开了个火锅店,从开业第一天起就没有盈利。
刚开始还安慰自己,开店前期要养客户,哪有立马赚钱的道理。可等了半个月生意还是没有好转,内心不免有些焦虑。
于是,到处在网上买课学习,设计活动方案,调整菜品,培训服务员。
一顿折腾,生意更差了。
原本倒头睡的阿豪,开始整宿整宿的失眠。白天在店里强颜欢笑应对客人,晚上回到家中不自觉地走来走去。
开的时间越长,赔得越多,阿豪焦虑也越厉害。有几次为了点小事对服务员大发雷霆,搞得人心惶惶,陆续有人提出离职。
阿豪极力的控制情绪,可越控制,反而脾气越差。
原本温文尔雅从不喜欢暴力的他,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想摔东西。有天晚上路过广场舞人群,不知怎么的,就想把放广场舞的音响砸了。
阿豪也被自己的情绪吓了一跳,极力的想要控制,可随着亏损的加剧,焦虑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更加严重。
最近几天,走在马路上,阿豪好多个刹那都想冲进车流里,也许那样就解脱了!
焦虑是控制不住的,越控制只会越严重。
费洛伊德讲过:没有什么能比行动更快地减少焦虑!
如何行动,才能更快地减少焦虑,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分为四步:
第一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我客户王总,标准的北方汉子,做事粗狂豪迈,口头禅干了再说,想那么多有啥用!现在生意越做越大!
前年直播刚兴起,认可的人不多。王总模糊的判断直播会火起来。因为,直播最起码解决了产品展示的问题,一定有市场需求,至于能够做多大,他也搞不清楚!
为此,特意找我聊了聊,梳理了一下思路,聊完立马就干,自己先直播,然后让部分性格活跃的年轻员工上。
刚开始,用他的话说,纯粹是瞎胡闹。他第一次直播愣是对着镜头说不出话,直播了几次表情依然僵硬呆滞,同行的几个朋友还特意打电话给王总,劝他不要搞了,一大把年纪,不够丢人的。
王总不为所动,认定直播有前景,坚持执行,好的是,几个年轻员工还挺适应,虽然没有流量,但至少看起来不尴尬!
紧接着疫情来了,王总的生意彻底停摆,被逼无奈全员转型线上,因为有之前的磨合,相对于区域内的同行,适应得很快,现在公司线上线下业务都做的很好!
创业初期,因为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所以难免会有人吹毛求疵,力求完美,生怕一个小细节没做好,毁了生意!
然而,想得越多,往往做的越少,很多事情先干起来,边干边改也行。
比如做自媒体,几乎每个人都有做自媒体的打算,可大多数人停留在了规划阶段,总想着一步到位,力求脚本、拍摄、剪辑样样完美;可又担心做不好被同行笑话,其实大可不必。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想得太多,徒增焦虑,与事业也无半点好处,干了再说,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第二步:画地图,清晰自己要干什么!

抗日战争第10个月,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当时国内情绪一片低迷,亡国言论不绝于耳。芦淞会战,国民党精锐之师四倍与敌人,最终却以杀敌4万,自损30万的惨痛代价战败。
在全国人民六神无主之际,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断言“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是错误的。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同时,带领人民理清了三大问题。
第一,我是谁
第二,我要到那里去
第三,为此我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我是谁——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
我要到那里去——实现全人类的共产主义!
为此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民主专政,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持久战不动摇。
毛主席用三个问题,为迷茫中的人民理清了前进的方向。
三大问题,同样适用于创业,比如开一家饭店。
我是谁——一家主打家庭聚餐的火锅店
我要到那里去——三年内开100家店
为此我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首先实现单店盈利,其次建立标准化运营体系,最后快速复制。
创业没有目标,就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成功完全听天由命。而真正的创业者,就像毛主席一样,从一开始笃定了前进的方向,画清楚了每一步的作战计划,清晰自己要什么,更清楚自己不要什么。
把目标定在墙上,把地图画在心中。
胸有成竹,才能遇事不慌,焦虑自然就没有!
第三步,做好小事,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中国人喜欢打击教育,小孩考得好了要压压气焰,防止骄傲自满;考的不好了,更要批判,督促学习,这样导致大量孩子缺乏自信,唯唯诺诺。
在创业市场,大家都知道。赚第一个一百万比吃屎还难,因为你处于试错期,还没有找到赚钱的方法,但第二个一百万非常容易,只需要把第一个一百万的经验复制。
然而,突然间把一件大事做好的成功概率并不高。大事本身也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的,所以,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从成功中寻找答案,大事才能干好。
一方面做好小事可以给自己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及时复盘成功经验。
只有成功才能引领更大的成功。
第四步,延迟满足。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马上获得一样奖励,比如立马拿1个棉花糖,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拿2个棉花糖。
实验发现,能够放弃短暂奖励,通过忍耐获得更高回报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比如学习成绩,身体质量等。

2000年左右,全国房地产行业大开发。华为一个部下给任正非提建议:随便投资点地盖房子,就能轻松赚一百亿。谁知任正非当场否决:
挣完了大钱,就不愿意再回来挣小钱了。
过了10年后,华为周边大开发,又有人提建议:
随便要点地投资盖房子,轻轻松松就赚一百亿。任正非直接发火:华为不做房地产这个事,
早有定论,谁再提,谁下岗!”
正是这一份对即时满足感的延迟,对通信技术的认真与死磕,才让华为有了今天的规模。
2018年,华为在世界500强中排名72位,其营收额相当于百度,腾讯,阿里之和。
延迟满足是立长志,如果你的目标是远方,眼前的很多事情都只是误差,也就不会为一些琐事焦虑了!
创业解决焦虑,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未知变成已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干了再说,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干的同时给自己画好地图,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成什么样,为此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分解成一个个小事做好。
从小成功中找到成功的方法论,最后克制住欲望,专注目标,专注自己,延迟满足!
掌握了以上四步,创业焦虑不是问题。人生其实没有太多焦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焦虑都是自找的,与外界无关。
加油,在奋斗路上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