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祝我生日快乐!”在《博克颂》的一场蒙古舞后,虚拟偶像贝拉喘息着,用甜美的声音在哔哩哔哩直播中向粉丝们打招呼。贝拉是虚拟偶像组合A-SOUL的队长,长发及腰,一双卡通眼睛闪烁。她有着和芭比娃娃一样的身材,擅长跳各种舞蹈。7月16日是贝拉的生日聚会。这一天,她在两小时内创下了万艘船的纪录,成为哔哩哔哩历史上第一位“万艘船”虚拟主播。
哔哩哔哩对店主“大蜡烛”感到惊讶。虚拟偶像组合A-SOUL去年年底才出道。贝拉队长在哔哩哔哩只有30多万粉丝,有成千上万的人支持这个两小时的生日派对。只有200万人上了船去享受它。8月8日,A-SOUL的另一位虚拟偶像成员奈林举办了生日派对,也收获了近9000艘战船。
“人们喜欢虚拟偶像,这和饭圈文化不一样。”在验证了A-SOUL生日派对数据的真实性后,《大蜡烛》感叹一个虚拟偶像的生日直播能吸引这么多观众,一个新的娱乐时代已经到来。
2021年,虚拟偶像行业将蓬勃发展。年初,拥有数百万粉丝的虚拟网络红洛天依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第二次破圈。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和娱乐公司开始进入虚拟偶像行业,几家与虚拟偶像相关的创业公司受到资本的青睐。8月,国内老牌虚拟娱乐公司Mota时空完成3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旗下虚拟偶像“济源美”全网粉丝超300万,视频总播放量突破1亿次。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正走向巅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随着商业价值的充分挖掘,虚拟偶像带动的产业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645.6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074.9亿元。
在娱乐圈一些顶级艺人因为自身劣迹“塌房”的时代,那些生活在二次元,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拟偶像,逐渐成为了新的娱乐力量,开始煽动新的商业市场。
从初音未来到3万虚拟主播
2016年,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哔哩哔哩著名up主“饮者小丑”第一次接触到虚拟偶像。
那年年底,日本虚拟偶像绊爱出现在youtube上,成为第一个虚拟YouTube。绊爱总是穿着白色的配方服,露出肚脐和腰部。他棕色的头发染成粉色,粉色的蝴蝶结随着舞蹈摇摆,甜美又有未来感。
早在绊爱之前,日本就已经创造了第一个虚拟偶像,已经风靡全球的三木。
2007年,雅马哈通过用VOCALOID技术合成电子声音,做出了一款拥有bifa和双马尾的Hatsune Miku。这个虚拟偶像最初是作为歌曲制作软件的一部分使用的。
px;">很快,一些用户因喜欢初音未来的歌曲,开始参与初音未来的视频创作。很大程度上,这个虚拟偶像的爆火,与大量用户的二次创作紧密相关。初音未来在全网拥有50万首歌曲,200多万个用户参与的视频创作,她在微博有345万粉丝,开过全球演唱会,合作过的对象包括Lady Gaga等大咖,其市场规模每年约为18亿日元。2012年,中国也制作出虚拟歌姬洛天依,她唱的《达拉崩吧》至今仍被奉为二次元神曲。

2016年诞生的绊爱,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Vtuber,也即Virtual YouTuber。
一开始,“酒客小丑”并不知道绊爱与之前的初音未来、洛天依有什么区别。后来他才发现,初音未来和洛天依都是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歌姬,前期要对真人歌手进行声音采样,建立声库,再依靠人声合成技术完成创作。而绊爱与她们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背后有一位真实的歌手或声优。

“Vtuber说白了就是虚拟up主,更强调虚实结合。”“酒客小丑”解读,跟虚拟偶像相比,虚拟up主是直播赛道的新玩家,这些虚拟主播会使用一个虚拟的形象,再加上真人配音,而背后那个隐藏的真人,被称为中之人。
正因为如此,虚拟直播的门槛更低。不需要声音库和技术,只需要找一个画师设计好动漫形象,再做一个可动模型,买一个摄像头,利用3D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直播就能直接出道。
跟过去传统的虚拟偶像相比,这些虚拟主播能做的事情更多,可以在直播中随时跟用户聊天,展现歌舞才艺,聊天,玩游戏,对于用户来说,无论交流的及时性还是陪伴的持续性,以及通过直播打赏变现的能力,虚拟主播都超过了虚拟偶像。
虚拟直播的市场有多火?今年6月,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12周年庆典上公布了一个数据,过去一年,有32412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而B站是中国虚拟主播最丰富、聚集度最高的平台。
24小时工作的虚拟偶像
2019年,B站与日本虚拟主播头部公司“彩虹社”合作,开始在中国培养虚拟主播。那个时期,很多日本当红虚拟主播进驻B站开设账号,诸多用爱发电的字幕组成员积极参与直播翻译,让虚拟主播迅速被Z世代用户接纳认可。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娱乐公司也开始押注虚拟偶像产业。
A-SOUL是乐华娱乐的第一个虚拟偶像企划。身为内地知名的娱乐公司,乐华娱乐旗下拥有王一博、孟美岐等顶流艺人,也参与打造过一些热门综艺。在贝拉的生日会上,老板杜华现身,送上生日蛋糕造势,足见其对虚拟偶像领域的重视。
在日本,Vtuber的企划分为个人势和企业势。个人势不跟企业和公司签约,在B站最火的个人势虚拟主播神乐mea,2019年首次登陆B站就吸引十万粉丝,是一位披着军服、戴着军帽的法国女仆,其人设是38岁离异单身母亲,呈现出日本虚拟主播界的丰富性。

像“彩虹社”这样的企业,打造出的虚拟偶像,几乎等同于经纪公司的旗下艺人,背后有着专业的团队运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能真正火起来的虚拟偶像,没那么简单。”在总结什么样的虚拟偶像才能赢得市场时,“酒客小丑”认为,虚拟偶像跟真人偶像一样,都需要靠人格魅力吸引粉丝。
艾媒咨询调研显示,53.2%的网民喜欢虚拟偶像是出于其形象设计,50.5%的网民是因为性格、定位等人设而追捧虚拟偶像。
虚拟偶像通常在视频、直播和线下三种场合出现,她们拥有完美面容、姣好身材,声音动听、舞姿迷人,她们不但了解新番,熟悉动漫知识,打游戏的技能也十分了得。一位虚拟主播能在几天几夜的游戏直播中不下场,这是人类主播不可能实现的。
日本“彩虹社”COO岩永太贵曾坦言,真人主播出镜时,总有诸多顾虑与限制,一旦用虚拟形象出现,表现力通常会更好,也更能释放地表达自我。
成功的虚拟偶像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受众群和主攻领域,甚至有脚本设计。他们不像真人偶像那样不受管控,没有不良嗜好,极尽完美。累积一定的流量之后,这些虚拟偶像IP就能逐步实现商业化变现,并形成生态圈。随着虚拟偶像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能力将会愈强,商业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泛。
在中国,企业打造的虚拟偶像正热潮兴起——次世文化打造的虚拟偶像翎Ling与特斯拉、奈雪的茶、Keep等顶级品牌合作,商业代言身价破百万;中科深智的虚拟主播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带货,出现在2000多个淘宝直播间中;阅文平台依照电竞小说《全职高手》主角打造的虚拟艺人叶修,出道1年身价超10亿;阿里巴巴也把虚拟艺人邀请到直播间,在淘宝和天猫直播间带货。

虚拟偶像爱好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年龄介于19-30岁间的Z世代。杜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儿子喜欢动漫,她才关注到虚拟偶像产业。从成本上说,虚拟偶像需要高科技的持续投入和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无论是筹备还是宣发、养成,整个生产运营方面的投入都不比真人偶像更少。
杜华说,未来会把A-SOUL带到电竞、直播带货等场景中,并直言“这个女团是永不塌房,永不谈恋爱,24小时工作的”。
完美的虚拟偶像能否持续得到市场认可和喜爱,从小众走向大众,中国虚拟偶像产业链能否日渐成熟,都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