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村致富经创业项目 适合农村创业投资项目

在兴村就业扶贫岗,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从贫困户手中购买的大米。张强

在兴村就业扶贫岗,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从贫困户手中购买的大米。张强

中国合肥12月31日电(记者张强)“产业是稳定脱贫攻坚的根本政策,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是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瑶里镇合兴村扶贫队队长张世勇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三年来,他致力于发展村级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兴村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石河干渠贯穿其中。虽然水资源丰富,但该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主要种植单季稻。2014年,合兴村被列为安徽省省级贫困村,177户493名贫困人口。

在合兴村就业扶贫站,工作人员介绍了合兴村的特色产品。张强

2014年以前,合兴村是一个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弱、贫困人口高发的落后贫困村。

近年来,在安徽省商务厅、叶集区委办的帮助和全村上下的努力下,合兴村面貌大为改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进入了加快乡村振兴的快车道。2017年,合兴村全村挂牌。目前,所有贫困人口都已脱贫。

自2017年5月进驻合兴村以来,张世勇带领合兴村村民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实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品牌化,不断夯实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

目前,合兴村已建成稻虾综合养殖基地3000余亩、时令果蔬基地200亩,逐步形成以稻虾综合养殖为主导,小南瓜、火龙果、时令蔬菜和畜禽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合兴村贫困户通过贷款购买了一套榨油机,准备开一家榨油机。张强

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工作、资金投入、修身养性、消费扶贫等方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和利益链,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增收的能力,实现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全覆盖。

兴村贫困户谢后海和妻子在张世勇和村干部的支持和鼓励下,承包了17个大棚种植火龙果,年收入5万多元。谢后海说:“虽然我们的工资加起来并不比农民工高,但我们省下了住宿、饮食、交通等费用。我们也可以照顾我们的家人。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发展产业,必须有“带头人”。近年来,合兴村注重引进外商,鼎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奥公司”)等1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入驻合兴村。

张世勇(中)和合兴村干部(右)指导贫困户种植香菇。张强

鼎奥公司负责人徐志宏,在上海从事电商发展,但放弃了在城市的高收入。创业成功后,他毅然回到家乡服务邻居,采取“公司合作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20年8月,鼎奥公司生产经营的大米、南瓜、面条、瓜蒌籽等4种农产品获批进入第五批国家扶贫产品目录,产值超570万元,带动249

出来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与销售保障。


2020年8月中旬,张仕勇争取协调安徽生鲜传奇公司与鼎傲公司正式签订1000亩豇豆、七宝青、乌菜等蔬菜供销合同,把合兴村产业基地作为生鲜传奇公司对口直采基地,并义务提供种植管理技术、农残检测、销售信息等跟踪服务,极大地鼓舞了村里的种植户。


“生鲜传奇公司对俺们的产业发展如此信任,不仅把蔬菜良种供给俺们,还签订了供销合同,今秋稻子收割后我就种上30亩七宝青和20亩乌菜,马上就搞大棚育苗!”合兴村种植大户窦贤军信心满满地说。在合兴村,像窦贤军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6户。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张仕勇同村“两委”商量决定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在安徽省商务厅、叶集区委办公室等结对帮扶单位支持下,合兴村先后争取15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88座温室大棚。


合兴村贫困户在自己家的大棚里打理火龙果。 张强 摄


除利用蔬菜大棚、冷藏冷链设施、卷皮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助力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以外,张仕勇还借助帮扶单位优势,2019年在合兴村规划建设一座加油站,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分红,年收入46万元,使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80万元。


张仕勇说,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同村“两委”一道,坚持现行标准,全面查漏补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