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史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创业史四字词语摘抄

这是内部给大家分享的第一期781的内容参考;新朋友点击标题下的蓝色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年底,“我爱洗车”CEO骗了170多名员工,赔了500万投资人,消失了。

这只是很多企业艰难岁月的一个缩影。从年初全民创业热潮,到现在全民呐喊,舆论变化只是一瞬间。在一个普遍缺乏创业教育的国家,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说创业是一场无尽的长征,对于很多公司的创始人来说,艰难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硅谷资深企业家本霍洛维茨(Ben Holovitz)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创业历史:“在担任CEO的八年多时间里,只有三天是好的,剩下的八年几乎都是艰难的。”

本说作为CEO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内心。今天《内参君》节选了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分享了他“过关”的经验和方法。

管理者最无法回避的就是“个人战争”

成为一名成功的首席执行官没有秘密。如果有这样的技能,那就要看它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选择最佳路线的能力了。

和普通人相比,那些让你想躲起来或者干脆死掉的瞬间,是你作为CEO要经历的不一样的事情。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一个CEO最难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内心。组织设计、流程设计、指标设置、人员安排都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内心情绪的控制是最难的。我以为我的心足够强大,但我错了。我其实很脆弱。

这几年,我和几百个CEO谈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然而,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个话题,媒体也从未有过相关报道。就像在高管组成的搏击俱乐部里,关于CEO心理问题的头条规则是不要谈论CEO的心理问题。

冒着违背这条神圣法律的风险,我想试着描述一下这些心理问题,告诉你一些我认为有效的对策。从根本上说,这是一场每个管理者都无法避免的个人战争,意义重大。

战争1: 我工作出色,但为什么心情如此糟糕?

要做CEO,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专心工作。此外,你还应该有知识和智慧,这样才会有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工作。没有人愿意做一个糟糕的老板,管理一个组织体系不完善的公司,或者制造严重的官僚主义来制约公司的发展。

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经历艰难时期。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你只需要放松一下。

最难的问题是每个老板都必须从实践中寻求真理。没有哪个培训班会教你如何当CEO,如何去管理一家公司。教你成为首席执行官的唯一方法就是亲自当一次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你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包围,但你不知道如何解决它们。但是,别人只会依靠你给出答案,因为你是决策者。

CEO的平均分只有22分

记得刚当上CEO的时候,有个投资人让我送他一张“市值表”。我大概知道他想要什么

什么,但不清楚这个表格应该做成什么样,不知道其中应包含哪些内容。这本是件小事,但是,如果我对其一知半解,以后我该怎样处理其他事呢?正因如此,我在那个电子数据表上颇费了一番功夫。


可即便你了解眼前的工作,你还是会出状况。事实证明,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搭建一个多层级机构并使之成为赢家其实是件相当艰难的事,出状况也在所难免。如果按百分制来衡量CEO们的优劣,那么平均分只有22分。这个成绩对于学业史辉煌的人来说绝对是极大的心理挑战。


公司的本质问题是领导者的问题


假如你的员工只有10个人,不出状况的可能性极大;假如你带领的队伍有上千人,不出状况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当公司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出现的问题会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你不明白自己的员工怎么会有如此低能的表现。看到别人挥霍无度、工作拖沓、浪费时间时,你会感觉很糟糕;如果你是CEO,这些现象可能会气得你茶饭不思。



实际上,公司里出现的任何问题本质上都是由我引起的。作为CEO,我在人员招聘和各项决策中都是最终拍板的那个人。中途接手的CEO可以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他的上一任,而我却不行。


比如,如果我不能知人善任,那是我不对;如果公司没有完成季度赢利目标,那么是我的错;如果优秀人才要跳槽,销售部对产品部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产品的病毒太多,通通都是我的错。这一切都在把我逼向绝路。


重压之下,CEO们往往会形成两种错误观点


都是我的错。


和我没关系。


在第一种情况中,CEO会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必须马上采取对策。由于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最终往往会出现两种局面:外向型老板暴怒无常,吓得没人愿意再为他效力;而内向型老板则郁郁寡欢,心力交瘁。


第二种情况是指CEO在面对公司不断出现的负面状况时,为了规避内心的煎熬,往往持过分乐观的态度,相信一切都不算太坏。


这种给万事找开脱的做法会让他们自己觉得轻松。可该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员工们会因为CEO对根本性问题和矛盾的听之任之而备感沮丧。久而久之,公司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战争2: 别纠结了,你必须“单枪匹马”作战


在公司陷入危机时,指望和员工们讨论公司生死存亡的大计显然没有意义。而与董事会或者外界专家顾问的商谈也往往无疾而终。他们与你在专业知识方面差距太大,所以不可能跟得上你的思路,给你出谋划策,你只能单枪匹马去作战。



举个栗子:三年前,我的朋友贾森·罗森塔尔接任了Ning公司的CEO一职。刚一上任,一次现金危机就摆在他面前,他不得不从三个备选项中做出痛苦的抉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选项:


1、大幅裁员


把他费尽心思招募进来的大批优秀人才解聘,会严重影响剩余员工的士气。


2、转让公司


将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员工和公司整体转让,会剥夺他们实现伟大梦想的机会。


3、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会降低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剥夺他们的辛勤工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这真是个令人纠结的选择。胸怀壮志的企业家们,如果你不想在虎口与火坑之间做出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CEO。



贾森咨询了业内的一些顶尖人物,但最终的决定还得由他做出。没人能预知未来的发展,无论选择哪条路,贾森都难辞其咎。最后,他决定裁员,解聘那些入职时间较短的新员工。


这个选择如今看来是正确的。Ning公司的年收益节节攀升,员工的士气也被鼓舞起来。假如公司没能因此走上坦途,贾森就会成为头号罪人,并且要拿出新的方案来弥补。


鉴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我的搭档马克·安德森和斯科特·韦斯甚至用首字母缩写“WFIO”来表示它。“WFIO”代表“we’re fucked,it’s over”,意思是“我们要完蛋了”。根据他们的结论,一个公司会经历2~5次这样的时刻。


安抚神经的3副良药


心理问题之所以麻烦,是因为人们的心理世界千差万别。


鉴于此,我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几条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1、多交朋友


尽管你不可能在棘手问题的处理上指望他人拿出有效的对策,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曾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交流会对你大有裨益。


2、把想法写出来


为了让这个决策能执行下去,最好把想法条分缕析地写了下来。写的过程会使你的思路渐渐清晰,并最终帮你顺利做出决定。


3、盯着路,别看墙


人们学开车时,要掌握的第一要领是:当你以200英里的时速拐弯时,千万别看墙,一定要盯着路。如果你看着墙,你就会直接撞到墙上去;盯着路,你就能安然无恙。


管理公司就像开车。千头万绪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状况并变成大麻烦,如果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些事情上,那你就会像一辆失控的汽车,最后很有可能连公司也被你拖垮。所以,你需要紧盯的,是你的目标,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东西。


战争3:面对重压,直面痛苦还是干脆放弃


在CEO的生涯中,我无数次产生想放弃的念头。我曾见过不少人在重压之下借酒消愁,或是干脆停止努力。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放弃做辩解,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成为杰出的CEO。


每当我遇到成功的CEO,总会向他们讨教成功经验。那些泛泛之辈的答案可能是非凡的战略举措、敏锐的商业嗅觉,或者是其他一些溢美之词,而杰出的CEO们往往只有一个统一的回答:“我没有放弃。”


关键时刻,老天考验你的是勇气而非智商



我和搭档与企业家打交道时,最关心对方身上是否有这两种特质:智慧与勇气。我的CEO生涯告诉我,在面临那些至关紧要的问题时,老天考验的是我的勇气,而不是我的智商。


能够正确决断自然是好,可是唯恐决策失败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往往会让你喘不过气。而且这些压力通常都来自一些小事。


比如,当CEO和董事长坐在一起谈论公司内的权利归属时,往往会有这样一番对话:


“谁来管理公司?”


“我们。”两人齐声说。


“谁来做最终决定?”


“我们。”


“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


“永远。”


“就是说你们谁也不想承担责任,所以只能让员工的办事难度加倍,是这意思吗?”


沉默。


通常来说,员工应该只向一个最终决策者汇报工作,这无疑要简单得多。只可惜,在当前的社会重压下,由于公司创始人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致使每个员工都不得不承受二次审批带来的种种不便。


当CEO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如果其中一种做法只是以微弱优势获得了他的青睐,比如说,54%的可能是关闭这条产品生产线,而46%的可能是保留它,那么他要接受的考验将会更加严峻。


要是那些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聪明人全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他该如何应对?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在所有人都投反对票时,他还敢不敢关闭生产线?如果他决策失误,那就要怪他没有听资深顾问的意见;如果他决策正确,也没有人会因此赞赏他。


像塑造性格一样培养你的勇气


在管理Loudcloud公司和Opsware公司时,我所做的每一次艰难抉择都令我胆战心惊。这种畏惧感始终笼罩着我,但是在无数次的磨炼之后,我学会了忽略它。这个过程也可被称作“培养勇气的过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走到这样的十字路口,不知该选择风光无限却是通往错误终点的平坦大道,还是该选择人迹罕至却是通往正确目的地的崎岖小径。


这种内心的挣扎在你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因为CEO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后果会比普通人的严重几千倍。和普通人一样,CEO在犯错后也会找多种多样的借口。


你每做一次艰难而正确的决定,勇气就会增加一分。相反,你每做一次轻松却错误的决定,怯懦就会多出一分。作为CEO,你的公司是勇往直前还是畏首畏尾,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来源:微信号《书单》(已获得授权)


统筹:刘晓红


编辑:闫太然


视觉:陈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