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以来,它仍然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很多青年才俊就像过江的鲫鱼,在这里留下了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拼搏痕迹。这座城市散发着持久的魅力,这也调动和激发了大学、企业等活跃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元素,释放创业创造的新动能,支持服务年轻人创新创业。苦苦挣扎的深圳正在继续一起书写“创”字。
青年创业:赤子初心追梦人
创新,创业,积极乐观。黄一峰用四个字形容深圳。他出生在这里。
城市发展的奇迹和创造财富的神话为他的成长和财富奠定了基础。作为深圳的一名新青年,他希望通过开拓努力成为一名追梦人。
刚满23岁的大四学生黄一峰有过三次创业经历。
2017年考入深圳大学。大一的时候,他做过家教,找了一份兼职赚生活费,逐渐实现了经济独立。他有很强的创业意识,也从这次经历中嗅到了“商机”。他发现大学生“想当家教”和学生家长“想找家教”的供给需求巨大,而深圳大学恰好缺少这样一个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兼职的平台。
创业的初衷已经明确。大二时,黄一峰创办了“深大教学”项目,正式入驻“深圳大学创业园”。
“每一个进入园区的项目,都要经过校外专家的评审,用市场的远光灯进行评估。”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师吴环玉回忆当时入园的场景,认为在众多创新创业项目中,“他的项目具有一定的校园创业能力。”
“深度教育”平台旨在为双职工搭建一座桥梁,但能否生存、能跑多远,黄一峰并没有想太多。“如果你觉得你能做到,你就会一直往前走。”
创业之初,最难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深度教学”。
黄一峰在学校门口发传单宣传。如果你在2小时内发出1000份名单,可能只有两三个感兴趣的家长。同时努力锻炼自己,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课程、“深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并在深圳大学的沃土中不断吸收着创业的“养分”。
长期以来,“深大教学”平台在校园内积累了口碑。通过黄一峰的介绍,同学们找到了一份兼职,很多家长觉得平台值得信赖,帮助在其他家长中宣传。黄一峰记得很清楚,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9月。"学校季的名单突然增加了。"
2019年1月,黄一峰在“深圳大学教育”项目的基础上,成立了深圳市力源人才服务有限公司。2月,公司实现月利润近万元。
“深大教学”的业务内容早已不局限于提供导师信息服务,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全职等就业机会。如今,“深大娇娇”已建立覆盖深大学子的垂直结构社区,为100多家企业提供对接服务,成为腾讯、oppo等企业在深大的官方人才合作伙伴,人才库覆盖近2万人,社区覆盖近4万用户。
今年7月,黄一峰成立了深圳市力源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事视频拍摄业务。11月,深圳市经纬青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和指导服务。抓住毕业的尾巴,他开创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创业。
黄一峰认为,创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坚持,你必须专注于自己。”认识黄一峰三年后
回顾创业之路,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虽然他很坎坷,但他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希望能延续校园里的创业精神,对创业路上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新人“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有效“闪电”,减少翻车,给他们前行的信心。
高校创新:众创空间植沃土
“如果不创业,你是来努力工作的吗?”黄一峰猜测,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
深圳大学的理由。“深大是一座创新创业型大学,它虽然年轻,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营造了它浓厚的创新氛围。”吴环宇说。
据悉,深圳大学创业园于2009年7月建立。学习每年投入20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集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的实战平台。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创业,创业园每年面向全校大学生招募创业虚拟孵化项目,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吴环宇将这个充满朝气的、闪着梦想之光的小园子,定义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的“众创空间”。
创业园坐落在深大校园内,是单独的一座楼,里面设置了会议室、洽谈室、培训室、路演厅、创客空间等多个公司化的办公场景。青年创客在这里拥有属于自已的一张办公桌。
吴环宇介绍,创业园不仅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还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比如,创业园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和路演会,无缝对接项目、导师、资金、场地、产业链等资源。免费提供知识产权、项目诊断、财务咨询、融资投资等服务。组织参与“深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学。
为深入普及创业知识,深圳大学将创业相关课程融入了教学体系。2017年开始,深圳大学与招联金融合作,开设了计入学分的《消费金融创新实践》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运营、产品、风险、技术、法律等十大章节。据深圳大学课堂学习调研反馈投票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反欺诈介绍及案例》深受学生欢迎。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很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吴环宇认为,坚定的执行力、不断开拓的闯劲、永不满足的心,是当代青年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衡量创业这条路能走多远,还有另外两个词创新精神、创业思维,决定着创业这件事的高度,甚至会影响青年人的一生。
他在创业园参与、见证了很多年轻人的成长。
今年19岁、在深圳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读大二的廖文辉很早确定了创业的人生目标。起初,他是在“深大教教”平台找工作,后来,他加入黄乙峰的团队,负责“深大教教”项目的运营。在实践过程中,跟着黄乙峰学到了很多创业技巧,他总结,“是决策思维和商业体系的构建。”很快,廖文辉也将着手准备自己的创业项目。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他已经做好了面对失败和风险的准备。
吴环宇说,甚至在毕业以后,很多校友依然在从事创业的相关工作。“深圳是创业的乐土,在环境的影响下,就应该多思考、多去创新,深圳需要这样的人。”
金融公益:普惠赋能奋斗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
鼓励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创造良好条件,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深圳不断涌现出一批金融机构,他们践行企业责任,发挥公益力量,从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资金筹措、环境打造等多方面,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招联金融就是其中参与者。
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知识进万家、联合创建中国地方高校深创联盟、创新消费金融课程……自2017年以来,招联金融从普惠使命出发,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探索出了产、学、研一体的金融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奋斗者的公益路径。
立足深圳,服务全国。招联金融联合深圳大学开展《消费金融创新实践》创新课程外,其作为发起单位,还与深圳大学等43家地方高校、腾讯等举办“深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据介绍,在第二届“深创杯”大赛晋升为国际型赛事,共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所高校以及国内120多所高校的14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75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
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连续三年在全国60多所高校开展,通过讲座、展览、宣传册和海报等多种形式,为广大青年学生送去了实用丰富的消费金融知识。
近两年,招联金融的公益活动向更基层延伸。2018-2019年联合中国青年网,选拔20支大学生队伍在2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一方面积极在贫困边远地区开展支教、扶贫等公益。另一方面积极把消费金融知识传播至二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广泛地区。
“招联金融通过开展系列普惠公益活动,更好地服务青年群体,支持创新创业。这是双循环格局构建之下的应有之义。2020年招联金融还实施了助力奋斗者的微光计划等活动,以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结合,后续为奋斗者个体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不断彰显奋斗精神。”招联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青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