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是一名光鲜亮丽的空姐,却回到家乡开启了柴鸡养殖生涯。

图像源网络
曾凡宇毕业于南洋农校,入职后成为南航地面服务人员。
曾梵瑜出生在深山地区,读书时向往大城市的富裕生活。大学毕业后,她申请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年薪超过10万元。
有了舒适的工作,舒适的环境,丰厚的薪水,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满足。
图像源网络
在南航工作期间,曾凡宇接触了很多重视健康的旅客。
她毕业于南阳农校兽医专业,敏锐地感知到市场机遇,深刻感受到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和渴望。她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前景广阔,财源广进。
00-1010’我在南航工作了6年,过着安逸的生活,慢慢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梦想。
当时父母希望我回老家谈恋爱,结婚,成家立业,能够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和弟弟。
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我决定回老家创业,在广阔的乡村做点事情。
图像源网络
2011年,我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经过牵线搭桥,我和邻村的小伙子陈真“闪婚”了。婚后,夫妻俩一起前往山东、陕西、湖北等地考察水产养殖业,并经过三年的学习考察和市场调研。
2015年,南召县青山生态柴鸡养殖有限公司在家乡白龙村成立。曾凡宇告诉记者创业的初衷。
注册资金1100万元,流转山林6000亩,在白龙村创办南召县青山生态柴鸡养殖有限公司,在山坡上自由放养柴鸡10万只。
图像源网络
柴鸡,又称笨鸡、麻鸡,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发展,迎合了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柴鸡、散养蛋市场火爆,养殖效益越来越好。
>
图片来源网络
秉承“回归大自然,崇山原生态”的宗旨,曾凡玉坚持原始、传统的养殖理念,推行柴鸡野外散养,一家人动手孵化、驯化纯种土鸡,让土鸡在方园6000亩天然柞树林中自然生长、自由觅食,白天觅食青草、橡子、虫子,晚上栖息在树枝上。

图片来源网络
在饲养过程中,曾凡玉不断钻研养殖技术,探索出野外放养柴鸡提高鸡蛋产量的秘方,夏季采用清凉型鸡用食谱,冬季多采用温热型鸡用食谱,成功破解了母鸡冬天不下蛋的难题。
土鸡饲养主要以玉米、橡子仁、豆粨为主,采挖山上野生的葛根、杜仲叶、金银花、绞股蓝、桑叶、淡竹叶等18样专利配方做饲料添加剂,利用中药材科学防疫、治病,摆脱了土鸡对药物的依赖。
野外林下放养柴鸡所产的鸡蛋成为纯正的无公害食品,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图片来源网络
创业不简单
“好好的空姐不去做,跑回农村天天跟鸡打交道,真是个傻姑娘。”这样的话曾凡玉不知道听了多少次。

图片来源网络
创业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 2017年7月5日,暴雨突袭,3万多只鸡瞬间淹没在洪流中。
- 冬日的暴雪压坏了基地的仓库,几个月的辛苦化为泡影。
- 散养在山上的鸡被野猫、黄鼠狼等咬死咬伤,屡见不鲜。
- 由于销售不畅,上万枚鸡蛋在仓库中变质,一个接一个的难题让曾凡玉措手不及。

图片来源网络
“看着死掉的柴鸡,我心疼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是从哪儿跌倒还得从哪儿爬起来,擦擦眼泪还得继续干。”这个外表看起来柔弱的姑娘,振作精神,不断做着新的尝试。
为提高柴鸡的产蛋量,她四处考察钻研养殖技术,成功破解了冬天母鸡下蛋少的难题;为扩大销路,她租车到周边县区邀请经销商到基地实地考察、免费品尝,考察完后免费赠送产品,让他们回去试销。
在曾凡玉和家人的努力下,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目前存栏土鸡10万只、日产柴鸡蛋1.5万枚。由于实行散养,鸡蛋品质好,基地里的鸡蛋卖到每枚近3元,仍然供不应求。

图片来源网络
三、成功任不忘初心
致富后的曾凡玉没有忘了乡邻,她说:“小时候,我家住在深山区,父亲长期患有慢性病,只能靠母亲挑起家庭重担,村里乡亲常常接济我们。现在我的日子好了,得想办法回报大家。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她主动和白土岗镇政府联系,制订了结对帮扶方案,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
仅去年,就有18户贫困户在养殖基地带动下,年均收入18000元,顺利实现脱贫。
她采取代养、领养和入股分红、安置务工等形式帮带贫困群众,雇佣附近乡邻到养殖公司务工,每年人均务工收入2万元。

图片来源网络
她还与该镇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定向带贫协议,182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只要肯努力,在农村也同样能有大作为。我们以后还会坚持原生态的养殖理念,把基地做大做强,带着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曾凡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