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极光电子,南极光创业板

面对液晶屏被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取代的风险,南极光仍面临诸多危机。

7月2日,深交所正式受理深圳南极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极光学”)创业板上市申请。

据悉,南极光此次上市预计发行2960.64万股,占总发行股本的25%,预计募集资金5.21亿元,主要用于建设LED背光R&D中心、5G手机后盖生产基地、LED背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面对液晶显示屏行业需求不断缩小,主要产品可能被有机发光二极管替代的风险,南极光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Discovery.com向南方极光公众邮箱发送采访函,要求解释,但截至发稿时,南极光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研发能力不足,主营产品面临淘汰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南极光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以背光显示模组为核心的手机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LED背光显示模块,是液晶显示产品的背光光源组件。

2017年至2019年,南极光营业收入分别为5.62亿元、7.78亿元和9.9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4%、38.37%和27.80%;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362.17万元、4986.65万元和7583.09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00%、48.37%和52.07%。报告期内,南极光扣除的营业收入和非净利润均呈上升趋势。

然而,南极光的风险很难隐藏在魅力背后。据了解,液晶显示行业面临“材料过度丰富”的问题。2020年1月31日,显示行业巨头三星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韩国和中国的所有LCD面板生产线,三星已经彻底放弃LCD生产。未来将转向产品定位更高、利润更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更有专业人士表示,未来几年,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将取代LCD屏,成为市场主流。

南极灯的主要产品是液晶屏的背光光源组件。2017年至2019年,南极光生产的手机背光销售收入分别为5.14亿元、7.29亿元和9.35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91.36%、93.74%和93.99%,占南极光大部分业绩份额。但面对LCD屏可能被市场淘汰的现状,南极光的主要产品很可能被客户抛弃,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此外,作为南极光的主打产品,背光源模组不太注重R&D和创新。2017-2019年,南极光R&D费用分别为2423.81万元、2696.91万元和3335.95万元,R&D费用率分别为4.31%、3.47%和3.35%,R&D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R&D费用率分别为4.07%、4.70%和4.96%,远高于南极光。

来源:招股书

有专业人士表示,面对市场对液晶显示屏需求的萎缩,南极光生产的背光源组件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在此危机形势下,南极光R&D费用率不足可能导致竞争力不足,进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

ng>毛利率下滑,应收账款激增


除了面对产品转型的压力,南极光还存在着较大的资金风险。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南极光的负债合计分别为3.30亿元、4.89亿元和5.01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1.47%、58.50%和53.97%,负债金额较高。


其中,应收账款占了负债的较大比重。2017-2019年,南极光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75亿元、3.69亿元和3.6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54%、49.10%和38.08%,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12、2.34和2.61,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来源:招股书


有专业人士表示,应收账款的上涨无疑是增加了南极光的资金风险。由于南极光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相对集中,若主要客户的经营发生不利变化导致款项不能及时收回,公司财务状况将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负债较多,南极光必须提高自身业绩才能降低由于负债而造成的风险。然而,要想提高业绩并不容易,南极光很可能被“不温不火”的毛利率拖垮。


2017-2019年,南极光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19%、19.55%和20.49%,近年来南极光的毛利率并未激起较大水花,甚至有些停滞不前。


从具体的产品来看,2017-2019年,南极光的手机背光源毛利率分别为20.19%、19.55%和20.46%;专显背光源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别为26.80%、18.74%和0.81%。报告期内,南极光的专显背光源及其他的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由26.80%暴跌到0.81%。


来源:招股书


针对专显背光源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南极光表示,由于专显背光源及其他呈现小批量多规格的生产和销售特点,故产品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大。2019年开始,南极光承接了专显背光源生产业务,由于南极光承接部分专显新订单初期存在着生产磨合的过渡期,生产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面对毛利率停滞以及产品被淘汰的危机,走上IPO道路的南极光仍然要面对诸多困难。有专业人士表示,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转型才是南极光的解决之道。


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研究员 左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