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核心区、东西两翼沿海制造业开发区和北部绿色制造业开发区,以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构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规划》上市的十大战略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有7个战略支柱产业和4个战略新兴产业以汕尾为布局城市,其中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以汕尾为重点布局城市。产业布局数量在沿海经济带东翼四市(汕头、汕尾、揭阳、潮州)中排名第二。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布局。
11个战略性产业布局汕尾
《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高起点谋划发展10大战略性支柱产业、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众多未来产业。
10大战略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添加剂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未来的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和太赫兹、干细胞等。
汕尾作为沿海经济带东翼的重要节点城市,在《规划》年全省制造业整体空间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体来看,在粤东四市中,汕头作为省级副中心城市,规划布局中列出了八大战略支柱产业和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位居粤东第一;汕尾有7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规划布局,超过揭阳和潮州。
其中,汕尾被列为现代农业和食品战略支柱产业重点城市,而汕尾被列为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和健康战略支柱产业一般城市。
汕尾还被列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安全应急、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般城市。
此外,《规划》还提出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按照“深汕R&D合作区”落地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承接创新产业的落地之地。产业门类齐全的汕尾,未来五年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
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指引
去年,汕尾提出“奋斗三大行动,争创美丽明珠”的口号,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风电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制造、美容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针对相关战略支柱产业,《规划》为汕尾相关产业集群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领域,《规划》提出,汕尾应加快发展玻璃钢材料、航空材料、稀有金属、光电材料、添加剂、涂料等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汕尾要依托陆河工业区加快新能源客车及零部件制造项目发展。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汕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总成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智能电子配件等零部件的制造。在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汕尾专注于贵金属预制焊点的开发和生产。
在生物医学关键细分领域的发展方向上
作为农林牧渔大市,汕尾上半年实现总产值139.6亿元。《规划》年提出鼓励粤东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大型智慧渔场。加强城郊商品蔬菜基地、粤西北蔬菜运输基地、粤北夏秋季蔬菜基地和粤东精细加工蔬菜基地建设。
近年来,汕尾加快培育壮大风电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安全应急、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此也有具体规划。比如在海上风电领域,要推动汕尾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发展,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集约化集群发展,重点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汕尾海上工程及配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作者: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