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花木种植合作社通过科技发展智慧农业,燕窝果的规模化种植带动附近村民就业。
淮河甲鱼养殖合作社社长陈展示他的甲鱼。
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石湖村元丰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规模扩大到200多亩。
在湘桥区官塘镇,陈的淮河龟养殖合作社经营着一个70亩的鱼塘。今年,海龟的收入将超过一百万元。
湘桥区官塘镇依托农业合作社发展优势农业
“这是从厄瓜多尔进口的燕窝果。现在批发价一斤80元,中秋节就可以上市了。”湘桥区官塘镇元丰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元丰合作社)社长陈文智指着一株像仙人掌一样的高大植物。元丰合作社除种植高价值水果外,还培育花木高端种苗,出口种植技术,共同开展水果深加工。随着公园越来越大,陈文智今年提出了还价。
近年来,湘桥区官塘镇以产业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通过壮大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了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水果、肉牛、狮子头鹅、甲鱼等多种主导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如今,电商平台正在搭建,村级果蔬仓储保鲜设施正在规划.随着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官塘镇的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深化农业产业发展
补充产业链,助力发展
由于沙土和气候条件,官塘镇的村民一直有种植水果的传统。全镇水果种植面积4830亩,主要种植番石榴、杨桃、大枣。近年来,官塘镇将农产品种植销售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了质量和效益,带动了村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
元丰合作社是官塘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的实施单位,主要种植台湾省红心番石榴、黑糖芭比莲雾、萨迦果、冰糖木瓜等名优高值水果。
这个占地3亩多的现代化温室,种植着新引进的燕窝果实。果实形状类似黄色火龙果,果肉形状像燕窝丝。它的营养价值很高,目前在中国很少见,所以它的经济价值很高。每公斤的批发价高达80元。
“如果管理得当,三年后燕窝果将进入稳定生产期,一年可开花20次,优势更加明显。”陈文智告诉新快报记者,天花板上的黑布可以遮阳控温,排灯可以控制光照,水管精细浇水施肥,基地另一侧的燕窝水果大棚还可以遮雨,比较先进。看着一大堆拳头大的燕窝果实,陈文智高兴地说:“虽然前期投入很大,但三年后进入稳定生产期,即使按每公斤40元的批发价计算,也能保持亩产三四公斤。一亩也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这在农业上是非常好的。”
毕竟,仅仅依靠第一产业的好处有限。近年来,陈文智积极探索水果深加工,拓展第二产业。“我们的四个合作社组成了一个联盟,与附近村庄的一个酿酒合作社一起打造了一款全新的红心番石榴酒。这款酒前不久通过了广州市相关部门的检测,目前为d级
一步计划发展农旅产业。助农政策鼓舞人心,乡村产业再添新秀
畜牧业也是官塘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全镇有养殖场约140个,以鹅、牛为主,特别是牛肉,官塘牛肉火锅被誉为是最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
近年来,官塘镇养殖业又涌现出新秀品种——甲鱼,位于顶乡村的湘桥区怀和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简称“怀和甲鱼合作社”)已有70亩规模,已带动周边六户村民养殖甲鱼,目前正在申请2021年“一村一品”项目。“养殖甲鱼十年,现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都很有信心。”怀和甲鱼合作社社长陈树先说。
陈树先2011年开始养殖甲鱼,2017年成立怀和甲鱼合作社,现在每年可以产出30万斤商品甲鱼和30万只甲鱼苗。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在不断摸索中亏损了多年后,今年,陈树先终于可以饱尝收获的喜悦,“现在可以说投入到位了,今后收益会越来越好,预计今年商品甲鱼的纯利润能过百万元。”
进过企业,办过企业,如今陈树先对自己的“农民”身份“很自豪”,“一是我本来就是农民,喜欢农业,二是看好农业发展。”他说,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对农村的好政策,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都有了保障和帮助,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也很大,“我现在把甲鱼养殖当作事业来做,到了50多岁还能有一份事业,我感觉特别好。”
今年甲鱼养殖开始稳定盈利,但陈树先对下一步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基础农田要保障,再扩大面积不太可能,就要从技术提升上提高质量,要继续学习,参加培训班;第二,养鱼先养水,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水质,目前我们主要是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净化水质;第三,要保证有品质的饲料和冰鲜鱼供应。”陈树先还说,除了养殖上要尽心,销售上也不能一味跟风市场,要主动掌握好销售节点,把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针对这次“一村一品”申请,陈树先信心很足,“如果申请成功,我将用补贴资金开展智能化养殖,另外,借助‘一村一品’,打出‘怀和甲鱼’的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合作社联农惠农产业,从“星星点火”到全局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产业振兴之所以重要,在于其联动带动作用。官塘镇的1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也带动大批村民共同增收发展,日子越过越好。
远丰合作社位于巷下村和石湖村,这些年,合作社累计带动了周边至少150户富裕劳动力增收,其中包括5户曾经的精准脱贫户。一方面,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免费向加入合作社的果农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向果农推广新品种;另外,合作社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现有十多个村民固定就业,季节性临时雇工达三四十人,每天工资130元至150元。陈文志说:“很多农户都有种植水果,我们都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也经常开培训班。”
截至目前,怀和甲鱼合作社已经带动了村里6户村民养殖甲鱼,“这就相当于多了6个甲鱼场。”湘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和伟说。
对这些带动户,陈树先除了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指导,还提供一部分甲鱼苗,在饲料和甲鱼苗上给予优惠。看到养殖户用了他的技术和甲鱼苗后,成活率和产量都创新高,他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
对于被称为“乡村振兴带头人”,陈树先却认为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其实我就是自己努力干,没想到干出了一些动静,不知不觉带动了其他人,那我就帮帮忙,都是小事。”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联农带农的作用,官塘镇计划优先支持产业主导性强、新型经营主体强、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作用强的行政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由“星星点火”到全局发展,在巷下村、苏二村、奕东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其中,苏二村将发展种植优质花生,巷下村发展蔬菜种植,奕东村发展狮头鹅养殖,同时将发展“一村一品”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产业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赖方方 / 校对:池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