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了又一轮“更名潮”。截至7月底,今年已有180多家上市公司更名。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名兴普医疗发布更名公告,称公司决定更名为“英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英康生命”。
对于此次更名,英康人寿披露的公告显示,鉴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并根据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公司为树立长期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决定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7月8日晚间,*ST嘉陵宣布拟更名为中科电能;7月9日,商辂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经上交所申请并核准后,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7月12日起由“商辂地产”变更为“商辂发展”;永兴特钢也宣布拟更名为永兴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锐表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更名潮”再次出现。一方面,很多企业积极寻求多元化或业务转型,另一方面,名称变更是由实际控制人变更引起的。今年上半年,60多家a股上市公司更换了实际控制人。
为防止上市公司频繁更名,上交所发布了《第九十六号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变更证券简称公告》号公告,旨在要求上市公司告知投资者证券简称是否“名副其实”,并要求公司披露是否从事相关业务、是否具备资质;深交所还制定发布了《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旨在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公司名称的行为,但仍有不少公司频繁变更名称。
股票市场名称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常更名是上市公司的权利。大股东变更股权后,因并购重组成功、主营业务发生变化而更名是正常的。然而,一些公司为了掩盖损失和处罚等不良声誉,或者为了吸引市场关注和迎合市场投机,纷纷更名。
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表示,股票市场名称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部分公司频繁更名不会改变经营业绩逐年亏损的事实和真相,反而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公平、健康、稳定发展。他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投资者应关注更名后连年亏损、未实质性开展相关业务、或未达到公司净利润相应比例擅自更名主营业务等行为。
来源:经济日报
关注Flush财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