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玉玲
如今,随着信息发达,“网上名人、Tik Tok、短视频、快变现、赚钱”,这些词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有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大趋势下我们能做什么?
每个人都可以在奖金中获利,猪也可以在风中飞翔。
在这个遍地黄金的时代,做一个无动于衷,把身边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的佛教青年,是很愚蠢的。
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这个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
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终身学习已经深入人心。
当今社会,信息如此发达,经济环境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快速发展势不可挡。
停留在原来的学习阶段,或者以蜗牛乌龟的速度前进,都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并将其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转化为看得见的财富,才能终生追求和实践。
把终身学习当成一种信仰,但是学习只是一个过程,能够把学识变得有价值才是一种能力。而且要持续不断学习培养巩固这种能力,创造可以看得见的财富。
003010是一本建立在学习与财富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实用学习方法论书,通过大量实践写成,告诉你如何学习,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财富。
作者是日本清水三子,日本IBM首席顾问。他监督培养了3000名顾问精英,被誉为“培养专家的专家”。
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他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他写过《学习变现》、《专业人士的学习能力》、《专业人士的课题设定能力》、《专业人士的资料制作能力》等书。给了很多高层次的人学习和工作的指导方案。
但他从工作经历中得到的这些智慧讲座,并不是很多枯燥的理论和高深的文字、图案知识,而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叙述,适合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工作,并给出一定的场景模拟和很多实用的方法,让学习者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和感悟。
成年人的学习不应该以学习为目的,而是应该具备金钱意识,提升学习的性价比。
书中介绍了信息地图,学习路径图,学习日志,告诉你如何快速掌握新领域概况,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和计划,结束低级勤奋的三大工具。
并指导你如何去突破学习的4个阶段,这样你才能在学习上有质的改变,并成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从而成就通过学习赚钱.
01.掌握全局,将学习与职业规划相挂钩
我们很多人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学习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却很迷茫。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它的价值,所以有必要和我们的职业联系起来。
作者总结了从学习到创造价值的四个阶段:
概念的理解,具体的理解,体系的理解和本质的理解。
达到前两个阶段后,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掌握了,然后就会懈怠或者放弃学业,其实很可惜。
因为只有了解系统和本质,才能实现创造价值的能力,也有可持续创造价值的渠道。
因此,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价值,必须深入到一个人的思想中去。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职业规划才能与学习紧密结合。
只有知道学什么,你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对准目标,专注深耕,达到目的。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朗读者》朗诵了自己写给父亲的一篇散文,当中他提到父亲给别人做建筑,每次总会把人家抛弃不要的零碎砖头瓦片一点点捡回来,放在院子里,堆了一大堆。
他当时很不解,因为这很占地方,又不知道有什么用。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父亲就将这堆散乱的砖头变成了一座四四方方规规矩矩的小屋子,跟这个院子是如此和谐。
俞敏洪说他现在才明白,学习知识,跟这个是一样的,一个砖头是无用的,一堆砖头也是无用的,只有把这堆砖头变成屋子,变成一个整体性的建筑,它才有意义有价值。
我们学习东西也一样,任何一个零散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但是把许多零散的知识连接起来,与自己的职业规划融合到一起,并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才是有用的。
但我们对知识的学习只达到了概念的理解和具体的理解还是不够的。
就好比我们知道一大堆砖头,是要用来盖房子的还是不够的。
要能够切实的去做到把一砖一瓦如何巧妙地组合起来,一点一点的干起来去实践,去应用,去创造,看到成绩出成果,你才能知道,这些砖瓦确实是有用的。
所以在达到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一定要能够坚持下去,能够看到后来的这些成绩,一直坚持体系的理解,本质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的把自己原来的设想变成现实,一堆砖瓦才能变成漂亮的房子,我们的学习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在学习之前所要能够清晰认识到,并要在学习过程当中一贯坚持的,你
要把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职业挂钩,你才能够做到最终学有所或,把学习变得有价值。
02.解决如何高效学习疑问,终结低效学习
一个成年人的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向他人学习,从书本上,从实践经验当中。
学习不是目的,而是一个不断获取知识经验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不断地输入,还要不断地输出。
只是输入就像是蚂蚁搬家,只是把大量刻板知识储藏到脑海里,如果不输出,得不到运用,就无法变成自身的能力,学习的意义性就变得很小。
把学习转化为能力,把知识精准转化成价值。这才是一个成年人学习的初衷。
只有改变了学习的这个观念,才能够调动成年人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你会将学到的每一个知识,掌握的每一种能力都转化为将来财富的一部分,所以动力就会十足。
所以我们在要掌握如何快速输入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输出。
作者在这一部分给出了三大学习工具。
在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时一定要快速地输入,也就是 铺设信息地图 , 这样就能够掌握学习的全领域,精准吸取必要的知识 。
成年人的学习不应该满足于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简单了解,而是一定要细致了解,并在这个领域里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直到掌握。
作者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要从自己的职业规划里 先设定一个最终目标,然后分阶段设置中级目标,再细分到每个阶段应该学到什么,倒推现在应该学些什么。
目标要长远,学习要结合实际细分化。
但是作者也考虑到,我们成年人的学习与工作有时候是不太相关的,所以我们应该将学习和职业之间的这种差异化缩短,就要赋予学习以意义。
任何职业上的工作都可以为自己准备一定的能力。
学习的意义明确之后,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一开始要公开自己的学习,获得他人的支持。
还要学会整体把握知识,要做到大致理解该领域的整体结构,再进行螺旋式学习。
最关键的就是边学习边输出,用输出来倒逼输入,这个学习效率会更高 。
要明白学习只是一种手段,它不是目的,所以要让自己在学习当中就要锻炼输出能力,为将来变现做各种能力的培养。
03.学习要深挖到井出水,不能只是大概了解
成年人学习,因为灵活性,因为不考试升学,所以往往在理解概念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学到了。
其实只是知道,这只是一种知识的储备,而要达到具体的理解,要通过实践,个人去摸索。
许多人也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在初步的实践之后尝到一点学习后的收获,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
其实这离将学习化为价值,能够去变现,还有一定的距离。
只有把实践跟学到的理论结合起来,经过多次反复的求证,完全能够胜任此项工作,掌握了这种能力,不论在任何场景当中,只要拿出来就能够做出效果出成绩,这才成为自己的本事。
通俗点讲就是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也就是达到了体系的理解。这个阶段就已经能够创造价值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绘画。
一般人接触画画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可以掌握基础的理论,真正拿起笔去画,画出效果来,也有一部分人尝试,效果还不错。
但是真正能够画出好的作品来,能够把画卖出去,任何时候别人需要的时候都能够创作出来成为商品,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具备了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个时候就能说这个人会画画,可以在绘画这一方面胜任了。
倘若我们只把绘画作为兴趣,每天画画即可,并没有深入到可以把画变成商品,也就没有达到创造价值的水准。
达到体系的理解需要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当中产生累积效应,这才是学习成长幅度最大的一个阶段。
许多人往往在这个阶段,因为单调枯燥往往会半途而废,中途放弃。
其实这是最可惜的。
而解决半途而废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输入的时间,保持一种输入输出并驾齐驱的方式。
信息如海洋,无论我们怎样孜孜不倦也无法涵盖所有的信息,所以要减少在信息的方面的涉取,学会精简。
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输出上。
许多有天赋的人并不是败在他无法获取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而是败在了他总要追求完美,总想达到100%确信掌握的能力才去输出,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只要输入30%就可以去输出。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去弥补获取更精准的知识 。
概念的理解,具体的理解都需要快速进行,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知识活用到自身工作与职业中,化为自己的血肉,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要达到本质的理解,就是自身拥有完成这项工作的能力,还要能够从他人的工作当中看到他们的不足,并给予一定的方法传授给他人,这个时候就能够将所学灵活运用,也能够取得更大的价值。
04.学会使用工具,让学习事半功倍
作者为我们提炼了追补知识的三大工具: 信息地图,学习路线图,学习日志 。
一开始就要了解自己在某个领域将要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全面搜索,将这些知识集中起来,逐一追补掌握。
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高效完成这一工作。
在学习路线图中要有意识地输出 。其实这个工作在输入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做到每天学习记录,发表学习日志。
这三大工具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而最基础的学习输入就是广泛地阅读,你可以在某一个领域去找寻20~30本书,通过阅读目录快速完成,掌握全貌。
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重点阅读,摘录出关键词,写在便签上制作学习日志。
还要做到同时输出。
而且一旦开始学习就要紧锣密鼓,一鼓作气保持高密度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向人请教,作者还提到一个向高人偷学技艺的方法。
学习阶段可以拉下脸来,不耻下问,也要能够做到去剖析他人高超的技艺,像因式分解一样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内容,然后让自己慢慢靠近。
其实 最快的学习方法无非就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实践,百学不如一练 。
参加学习会,线上线下的各种交流,敢于表达自己,敢于露怯,这样才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或者同行同一水平人的各个角度的反馈。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学习的各种实用的方法,比如书要一次买齐,要做到一日读三本书只阅读关键词,还要能够做到全方位的各种场合的阅读,随手就可以抓紧零散的时间进行少量多次的学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做笔记,写学习日志,及时输出,都是让自己获取更多知识和能力的最好的最基础的方法。
在 学习日志 这一方面,作者特别强调要制作 图表
,就是将一本书浓缩成为简明扼要的几张图,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学了哪些知识,重点在哪里,哪些需要强化,随时都可以去填补更改,这样才能够将一本书学活,才会在实践中将知识灵活运用。
更要重视实践,比如我们在视频上看人家如何做菜,不能光看不练,也要买回材料来,自己亲手动手做。
还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必要的时候亲自让厨师指导,或是跟着厨师学习,打下手,打工,都可以强化自己的厨艺技能。
也就是不仅仅是将许多零散的知识用线串起来,还要
能够去实践,去运用,在不断的反馈当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是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05.掌握一些灵活的小的学习技巧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小的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这是大多数人都渴望得到的。
第1个目的就是将整个枯燥的学习过程, 化零为整,集中到较短的时间内,保持学习的热情。
如果我们在某一个领域需要花费10年,才能够学到精髓,将知识转化为价值,这个期限太长远,我们不能够坚持怎么办?
这其实就是要以整体思考来考虑学习时间,速战速决。
我们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整个理论知识,还可以在休息日集中一整天的时间,将整个儿思绪理清,为学习做一个全面的铺垫。
时间越灵活,越能够让自己坚持。
有学习激情时就多学一会儿,如果哪一天感觉到特别繁忙,只要保持每天学习30秒即可。
没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微习惯,每天只要抽出30秒来迅速瞄一下要学习的知识,都是一种积累。
保持常接触,高频率的刺激,会让我们的大脑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知识就会连贯起来。
一个人学习感到没有积极性,不妨处在学习的氛围当中,跟同频共振的人一起学习,相互鼓励。
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必要的时候向他们请教。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价值,所以要掌握好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要以损害健康生活为前提,一定要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提升学习的质量。
特别适合我们自身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可取信息。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利用好手头能够利用的一切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还是有方法可循。
如果仅仅是百度能够得到的知识,那它也无法转化成生产力,无法实现价值。
所以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摸索,反复实践的过程,及时反馈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断在反馈当中螺旋式上升。
学习能够获取价值,得到正向的反馈,我们就会有更有积极性,更有动力和热情去投入到学习当中。
当有一天我们视学习为快乐时,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达到了另一种境界,那么知识变现就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