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刚刚离开我们的袁隆平院士说,人就像种子,应该是好种子。我们湖北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是一颗发芽的种子,产业发展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的方向。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代表,耕读兴侬.
_武汉_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_彭大成表达了真挚的话语,在会上引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_
5月24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乡村振兴报告会在武汉工商学院报告厅举行。报告将邀请耕读兴侬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_杨晨,彭达红安县博安青种养合作社法人,_。
麻城市宓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大鹏讲述了他通过三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为振兴乡村、带领农民致富而奋斗的故事。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300多名大学生聆听了三位返乡创业者的创业故事。
三位年轻企业家谈“返乡梦”/
耕读兴侬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彭达:科技助力深加工 打造菱角产供销一体化体系
三位年轻企业家谈“返乡梦”/
耕读兴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达
习水县天净湖村位于长江岸边。几千年来,农民在这里种植荸荠,但原始的种植模式使其生产完全依赖于天气。种植过程艰苦,产品附加值低。即使农民能种植它们,他们也不会赚钱。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彭达秉承“助农产品出村,带农致富”的初心,带领华农硕博士团队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荸荠“选种、种植、采收、储运、深加工、全渠道销售”一体化产销体系,打造了中国首个“荸荠全产业链综合扶贫项目”。五年来,公司在彭达发展了鄂、桂、滇六大基地,总辐射面积达2万亩,为500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彭达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件事感动,那就是每当到了采摘季节,我去村里跟当地村民沟通,他们会说‘我种了菱角,我一辈子没赚到什么钱,但是你17年开始做这个以后,我赚到了钱。’。
_武汉_
三位年轻企业家谈“返乡梦”/
洪县博爱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
2016年从红安县博岸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 陈洋:大学生村官的电商助农之路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杨晨在武汉一家公司担任电气工程师,月薪8000元。但是我的家乡红安越来越贫瘠的田野,却荒芜荒芜了。
这个村庄已经成为杨晨心中挥之不去的悲伤。2017年,毅然回乡当大学生村官,在红安县创办了博安青种养专业合作社,与38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种植草莓,加工红薯条,种植油桃.通过“电商平台订单农业”模式,合作社2020年产值超3000万元,不仅接纳红安县城关镇铁山村4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还带动周边8个村、11个农业基地近300名村民持续增收。
杨晨深情地说:“年轻人是新鲜血液,只有农村充满新鲜血液,才能有巨大的潜力和创新。居家卫士,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共同行动。”
武汉
三位年轻企业家谈“返乡梦”/
麻城宓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大鹏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c
4年,秉承抢占先机的创业信念,袁大鹏放弃广州百万年薪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到家乡麻城,致力于打造全新山茶油品牌,打造中国首座庄园式山茶油产业化基地。目前已有万亩野生有机原料基地。他为多个乡镇、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完成了71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任务,每年分红28万余元,带领乡村村民实现共同致富。7年的摸爬滚打,尽管历经坎坷挫折,但对未来,袁大鹏依旧信心满满:“未来的农业,一定是工业标准化的产品;未来的农民,应该是一项高薪而充满优越感的职业。就业创业不一定非要盯着大城市,乡村同样能为年轻人实现人生梦想提供大舞台。”
报告会结束后,大学生们一窝蜂拥至三位企业家身旁,就返乡创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武汉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学生张晓媛激动地说:“创业是我的梦想,以前想的都是在大城市创业。今天的报告会为我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我也要好好关注回乡创业的机会。”
(湖北之声记者 刘晓蕾 通讯员 赵北平 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