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当日,“多彩生态,青春解码”,第三届上海市学生生态环保节在上海市青少年课外活动营地东方大地开幕。
“希望年轻人从小培养节能、低碳、环保的意识和能力,热爱我们的环境,把我们的地球和家园建设得更美好!”开幕式恰逢世界环境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傅聪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中国科学院院士储俊豪通过视频向青少年发来信息。开幕式上,上海市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白碧红、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三年级学生邓作为青年“环境代言人”代表上台,展示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呼吁广大青年学生保护环境,用行动为环保发声。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校园生态文明建设,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市教委、市绿化市容局、团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寻找环保代言人”——生态文明教育优秀学生讲师评选大赛。通过培训、展示、实践,评选出优秀生态文明传播大使,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促进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活动现场,市教委、市绿化市容局相关领导为两位学生代表颁发了“环保代言人”聘书。
市教委生态文明系列短视频《青春对话》也在开幕式上正式上线,共28期。它将会见Tik Tok、哔哩哔哩和其他平台的年轻人。通过采访和与生态、环保、动植物等方面的专家交谈,向青少年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
据介绍,青少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开展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养,可以为未来全社会生态意识的建立提供持续、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今年,市教委、市生态环境局等10个部门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当前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垃圾分类、生物多样性、水系等生态热点。持续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共同促进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据悉,除了线上或线下参与生态环境节开幕式相关活动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还将结合年度生态文明教育计划中的办学特色,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校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全市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由点及面,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学校,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推进绿色学校、美丽校园建设。
新民晚报记者张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