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怎样发抖音短视频,抖音短视频制作教程上怎么样才能有字

  

  近日,有网友在Tik Tok发布视频,指责该部在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中犯了汉语拼音错误。其中,chu和n不会拼对应的单词,属于“误导儿童”。   

  

     

  

     

  

  很久以前在微信上看到有人转发这个充满指责的短视频。当时看完之后,我一笑置之。我以为只是业余爱好者的哗众取宠。这没什么意思,也不值得反驳。   

  

  但凡是与教材有关的新闻,尤其是指出教材写错的新闻,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快,这段短视频就掀起了一个新闻热点,在网上引起了数百万的关注。   

  

  随后,有部教材主编文如民的回应,也有教材出版单位的及时回应。文如民老师的回应再次掀起了评论热潮。   

  

     

  

  请在我摘录的腾讯新闻看到一些关于这个回应的热门评论。画风是这样的。   

  

     

  

     

  

  这些评论基本停留在对文教授回应的批评上,认为这两个字太难太生僻,不应该放在小学课本上。这些评论赢得了很多好评。这表明相当多的人同意他们的陈述和判断。   

  

  其中有些更是雪上加霜,比如下面这个,简单指的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改正了缺点,还是赢得了不少好评。   

  

     

  

  当然也有支持文教授的。比如下面的评论就获得了最多的好评。   

  

     

  

  但无论是批评的声音还是支持的声音,我们都关注是否有对应chu和n拼音的词。如果有,这两个字难不难?   

  

  从我作为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些评论都是对温教授回应的严重误读,给人以一种关公战秦琼之感。,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读?   

  

  这既涉及阅读能力,也涉及阅读偏向,这是阅读中的大问题。有了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我就来说说这两个问题。   

  

  先说阅读能力。当然,每个人都想要高阅读能力,而不是低阅读能力。这一点可以不经讨论就同意。   

  

  接下来涉及阅读能力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测量指标。因为不是专门的论著,不能面面俱到。我只能选择谈论其中的两三个。   

  

     

  

  我想,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价。.   

  

  首先:要看他能不能准确把握作者所说的重点,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分清轻重缓急,不纠结细节。   

  

  其次,要看他能不能理清作者写作或说话的逻辑,它们是否合理。   

  

  当再次,回应作者,或与作者交谈时,他必须领会。   

重点,又要有针对性,也就是从前面两点入手,而不能自说自话。

  

  

下面我就着温教授回应的几点做一点分析,看看他说话的重点在哪里,逻辑在哪里。

  

(1)这两课是学音节,会拼就行,不必一一对应字词。学生此时认字还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对应。

  

【分析】

  

之所以把这句话列在最前面,一定是这个最重要。最重要的应该先说,这是常识。

  

“这两节课是学音节”,这句话点明了这两节课的性质。“会拼就行,不必一一对应字词”,这句话点明了这两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此时认字还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对应。”这句话是对前面的话的补充,说明了为什么不必一一对应字词,这也是对学情的准确判断。

  

当然,要是有一点音节的基本常识,就可以更深入地读懂这句话。那就是汉语拼音所能拼出来的音节数量和汉语中实际应用的音节数量,并不完全相等。前者数量多,而后者数量少。

  

温教授通过这第一点回应,强调了这两节课的重点是学音节,而不是拼音后面与之相对应的字。其实明白了这个重点,就足矣明白抖音的那个质疑是无意义的,或者准确来说是说不专业的。

  

(2)但是chua和ne还是有对应的字词的。Chua的对应有“欻”,拟声词,形容动作迅捷。如“欻的一下就把那张纸撕了”,“那辆车在他身边欻就过去了”。Ne则对应“哪吒”的“哪”。这些顺手就可以从网上查到。

  

  

【分析】

  

温教授要回应这第二点,实际上正是针对抖音质疑中所说的“这两个音是什么鬼”来说的,因为质疑者的潜台词是chuā和né这两个字背后有字对应吗?如果没有字对应,它有意义吗?

  

承接第一点回应,这第二点回应,一开头用了“但是”一词,在这里不仅仅表示转折,更是一种递进,找到与这两个读音相对应的字,不是理解为是对前面第一点强调这两节课是学音节的否定,而理解为这只是针对网友的指责做了一个针对性的回应而已。

  

“这些顺手就可以从网上查到。”这句话尤其妙,实际上是很婉转地指出了网友的问题,批评指责可以,但是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要有依据才行。没有依据的指责和批评,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如果吹毛求疵一点,我更倾向于温教授的这句话表述应该改为“这些拿来权威的工具书,顺手查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毕竟网上的很多东西并不那么靠谱,那么权威。

  

(3)有些方言地区的口语没有chua这个音,读起来会有些拗口,可能因此误认为没有对应的字词,断定是教科书错了。

  

【分析】

  

这第三点又是紧承着第二点来的,在婉转地批评了网友不负责任没有依据的指责之后,还要做一点换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因为有一些方言地区的口语中没有这个读音,因此读起来拗口,于是发生了误会。

  

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温教授提到有一些方言地区没有chuā这个音,但不要误以为"chua"是方言,在《新华字典》中,这个字下面并没有标注是方言,所以,从规定来说,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普通话。

  

  

图注:举一个方言字的例子放在这里。

  

(4)教材的音节教学采用的是“穷尽式”,拼出的读音比较全,也比较多,修订时可以考虑精简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

  

【分析】

  

在具体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网友的问题之后,这句话实际上是从具体的问题延展开来,谈教材的编写理念问题。

  

“教材的音节教学采取的是‘穷尽式’,拼出的读音比较全,也比较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理念决定具体实践和操作,因为是“穷尽式”理念,所以自然会出现有一些音节常用,有一些音节不常用的情况。

  

“修订时可以考虑精讲一些,更适合学生学习。”这句话比较值得玩味。

  

虽然前面从有无科学错误这个角度来谈,回应了网友的指责和批评的无依据。但从实际教材编写,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批评又有其价值之所在,那就是有必要进一步调整细化教材编写的理念,要让教材质量更高,更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

  

(5)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进行无端的人身攻击。

  

【分析】

  

“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这句话对教材的性质做了定位,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要为公众所用,要以传播正确的知识为己任,因此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也应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以免以讹传讹,因为公共知识产品的属性,造成更大范围的谬种流传。

  

“但最好不要炒作,甚至进行无端的人身攻击。”这一转折,有几层意思值得揣摩。

  

一层是“不要炒作”,实际上是指出抖音的那些视频有炒作之嫌,没有真正的学术探讨之意。另一层用“最好”做限制,显然温教授也明白,这只能是倡议,无法限制别人。“甚至”一句则从教材问题转到自身来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温教授也要为自己鸣不平。

  

当然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教材一旦出问题,当然主编首当其冲。

  

其实温教授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看,这样的一些批评和指责,甚至是无端的批评和指责,并不全是坏事,至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由此发声回应,是对全社会在一些认知误区上的再澄清再教育,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温教授的这个回应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是相当严谨的一篇小文章,是值得给学生一讲的高质量的文字材料。

  

  

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仅仅带着学生泛读、多读,那确实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渠道之一。但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些精读,要细细琢磨一下文字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细细琢磨一下文字背后的潜台词,通过这样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阅读能力,对一个人能否准确深入理解和把握一篇文章非常重要。如果阅读能力偏低,难免会对所阅读的文章产生误读。

  

当然,也并不是说阅读能力高,就一定能对所阅读的文章有正确的解读,就绝对不会发生误读的情况。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会对我们的阅读产生影响,那就是阅读偏见。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常常有人会有先入为主的一些想法,而这些先入为主的判断,自然就会对他的阅读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他只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而对不想看到的东西,会视而不见。赞同的他一直赞同,反对的他一直反对。

  

  

这种先入为主,或者说偏见,产生的原因很多,有阅读储备量多少的问题,有思维方法与习惯的问题,个人的立场问题,也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等等。就像手里拎着一把锤子,这时候眼中看到的到处都是钉子一样。

  

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完全避免这种阅读偏见,因为即使不是先入为主,想办法把头脑中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清空,抱着完全无偏见的心态来阅读,那也只是一种理想情况而已,因为我们并不能真正把头脑中的储备彻底清空。

  

我们能做的是一方面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一方面尽可能减少阅读偏见。这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可能减少对文章的误读,更趋近于深入理解所阅读的文章本身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