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66元红包真的假的 抖音短视频签到66元生活费

  

  50.5%的受访青少年表示,父母不知道自己花钱偶像化。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黄冲。   

  

  实习生毛诗怡   

  

  有多少青少年会花钱偶像化?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络(文娟网)对1616名14-35岁青少年偶像化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52.8%的受访青少年每月偶像化花费在100元以上。只有20.7%的受访青少年表示父母理解和支持。   

  

  50.5%的受访青少年承认父母不知道自己花钱偶像化。   

  

     

  

  研究生乔拉拉自称“秀芬”,她的偶像基本都在选秀圈。她参与的筹款主要是用来在比赛期间买“牛奶票”,也就是投他出道。还有一些线下活动来定制援助产品、花墙和援助屏幕。赛后筹款主要是偶像出专辑或者杂志的时候,比卖的时候多。她会打电话给支持俱乐部,让他们买下来。杂志不需要运回。支持俱乐部会把这些杂志送到咖啡店和其他地方。此外,当有公共节目录制或生日时,有必要筹集资金进行一些援助。   

  

  调查显示,受访青少年会通过各种渠道在偶像身上花钱。包括:购买相册、照片、书籍、购买代言、外设、赠送偶像贵重礼物等。   

  

  说到偶像化的具体费用,福州研究院三年级学生林深觉得自己总共花了1万元左右。“爱豆(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意为偶像——编者按)如果需要买代言会尽量买,有筹款项目也会赚钱”。   

  

  17岁的女高中生杨阳洋是韩国爱豆的粉丝。她说如果她喜欢的爱豆出现在专辑里或者周围,她会买的。一个月最多花500多元。来源是父母给的零花钱。偶像化花费了大约五分之二的生活费用。   

  

  上海的大四学生李欣欣回忆说,他上中学的时候一个月花两三百元,现在一个月花五六百元。还会有更多的特例。费用主要来自父母给的生活费和一些兼职收入。这笔钱以前是用来买杂志、专辑、代言的,现在更多的是用于数据和电子期刊,以及线下见面的费用。有时候需要画画,发一些照片和视频。   

  

  在调查中,52.8%的受访青少年每月在偶像化上花费超过100元。具体来说,25.3%的人花了100-300元,17.9%的人花了300-500元,7.4%的人花了500-1000元,2.2%的人花了1000元以上。只有24.4%的受访青少年没有花钱偶像化。22.8%的受访青少年每月消费不足100元。   

  

  “在我看来,不花钱就不是偶像化,是吗?”乔拉拉觉得不花钱的话,基本上就是一个“友好的路人”。具体来说,她平均每个月花1000元,在比赛期间和比赛结束后有销售任务和演唱会的时候会花更多。主要来自生活费和压岁钱。   

  

     

  

  57.2%的受访年轻人表示,偶像化的费用将占他们生活费用的10%或更少。此外,42.8%的受访年轻人表示,偶像化的费用占生活费用的10%以上,其中19.7%在10%-20%之间,15.2%在20%-30%之间。   

  

  关于偶像化的费用来源,调查显示,40.2%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主要来源是生活费用和父母给的零花钱,66.8%的青少年表示来自工作或兼职收入,24.5%的青少年表示来源是奖学金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2.7%的受访青少年承认偶像化是通过借贷消费。   

  

  通过互动分析发现,受访者00后偶像化支出的主要来源是生活费和父母给的零花钱,占79.2%。对于年龄较大的受访者来说,偶像化支出的主要来源是工作收入。   

  

     

  

  林深将在业余时间去做家教。她还有一些学校奖学金和帮助老师做项目的收入。“一次买一本电子杂志大概花了四五千。之前,一个门户网站有一个活动,声称   

  

  乔拉拉说,父母知道自己在偶像化,但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她和父母没有任何特别的交流。“我去听了演唱会,他们没有反对,但我之前买了太多杂志,却被告知”。   

  

  父母对于花钱偶像化是什么态度?20.7%的受访青少年表示父母理解和支持他们,28.9%的受访青少年表示虽然父母理解,但不支持他们。   

  

  50.5%的受访青少年承认父母不知道自己花钱偶像化,15.4%的青少年表示父母根本不知道。   

  

     

  

  (偶像化中的青少年都是假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